浙江在線8月1日訊(記者 仲瑤卿)2022年是全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決勝之年,為進一步高水平推進農村“垃圾革命”,今天下午,浙江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培訓班第二期在德清開班,全省各市、部分縣(市、區)村黨組織書記或其他村干部參加培訓。
據了解,本次培訓由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浙江理工大學主辦,德清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浙江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與資源化研究院及中共德清縣委黨校攜手承辦。
德清,作為本次培訓班的承辦地,先后獲評全國首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全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優勝縣等榮譽,相關案例入選“2021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治理十大優秀案例”。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這項基礎性工作,早在2014年,我們就在農村試行垃圾分類,在全國率先實施‘一把掃帚掃到底’城鄉環境管理一體化新模式,至2017年底全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實現100%全覆蓋。德清以此為新起點,持續推動‘德清模式’迭代升級,逐步形成了“一個體制管理,一套標準推進,一支隊伍考核,一個辦法獎懲,一個平臺監管,多元技術處置”的長效管理機制。”德清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振權在開班儀式中介紹道。
本次培訓為期5天,涉及的主要內容為參觀農村資源化處理站點、學習農村垃圾分類處理的典型經驗做法、探析農村垃圾治理工作模式和農村垃圾治理環衛保潔等。
旨在通過培訓,讓全體參訓人員能夠充分準確把握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及站點的運維管理等政策要求,完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管理和運行體系,抓好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資源化站點技改提升,推動站點運維標準化,確保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站點設施安全長效運行,提高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水平。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持續穩定向好,為人民群眾營造更加美麗宜居的生活環境。
浙江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醫藥學院黨委書記丁春平表示,浙江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進展迅猛,各地資源化站點建設不斷迭代升級,對于扎根在農村一線的學員同志,了解垃圾治理的新技術、新理念,學習各地先進經驗,是提升當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時代需要,也是繼續鞏固深化浙江“千萬工程”成果的客觀要求。
“這次我們學院和研究院有幸與德清縣綜合執法局攜手承辦培訓班,致力于以補足設施短板、構建長效機制為重點,建立健全收運處置體系,為農村垃圾治理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撐,為浙江‘千萬工程’的深化鞏固提供‘源頭活水'。”丁春平說。
浙江探索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起步較早。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就高度重視垃圾收集處理工作,2003年相繼作出生態省建設和“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的決策部署。
十多年來,浙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把普遍推行垃圾分類納入美麗浙江建設,堅定不移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路子。
垃圾分類處置,在浙江城鄉掀起一場“綠色革命”。2021年全省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53%,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99%,全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行政村覆蓋面達96%以上。
在開班儀式上,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原二級巡視員朱華潭表示:“我省農村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盡管取得一些成績,但是垃圾革命是一項持久的工作,資源化站點是垃圾治理的重要環節,直接決定垃圾資源化利用率,事關全省農村人居環境的發展前景。我們要借助此次培訓,提高業務本領、加強經驗交流、主動創新求變,確保全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三步走’任務目標圓滿完成,真正做到浙江農村垃圾治理和農村垃圾分類處理領跑全國。”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