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9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段瓊蕾 通訊員 鄔佳燕 朱誼)眼看兒子的婚期已提上日程,寧波市民陳月蘭最近打算把一套長期用于出租的兩室一廳收回來重新裝修。可是面對滿屋子的舊家具,她著實有些發愁,這些東西作為大件垃圾,具體要扔去哪里她也不知道。
讓陳月蘭發愁的這個問題,今年10月1日起將實施的《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給出了答案,寧波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設置大件垃圾、裝修垃圾等中轉、分揀、拆解場所,提高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置效率;大件垃圾、裝修垃圾和綠化垃圾由相關處置企業,采取資源化利用等方式處置,或者由消納場所處置。
在大件垃圾、裝修垃圾和綠化垃圾資源化處理利用這件事上,寧波市江北區已“搶先一步”。去年9月,江北開始探索建立的大件垃圾、建筑垃圾收運處置新模式:小區內有固定堆放點,定期有人將它們回收,通過加工這些大件垃圾變成可替代煤炭的生物質顆粒,建筑垃圾被制成草坪磚等建材成品,兩類垃圾的綜合利用率可達到90%。目前已有40個小區簽約該處置模式,爭取今年年底覆蓋江北區全部187個小區。
案例 一張舊沙發的回收漂流記
我是一張黑白相間的布藝沙發,出生于2007年,被邵念慈阿姨買下來后,和她一起搬進了新居:位于寧波市江北區莊橋街道的水尚闌珊小區,過去12年,見證了這家人的喜怒哀樂,身上當然也被家里小朋友灑上過水果汁、啤酒等。
這天早上7時多,邵念慈阿姨來和我作最后的“告別”,她告訴我即將開啟一場“綠色回收漂流旅行”,之后我會變得“更有價值”。家里迎來了兩位住在樓下的鄰居,在他們的幫助下,我被從5樓搬到了1樓,接著在樓下等候的小區保安和保潔員將我抬上了一輛小推車,來到了小區6幢附近的“旅行第一站”。這里有一塊空曠區域,被分成了3個空間,都掛著牌子,牌子上不僅有文字解釋,還配有圖片,分別是大件垃圾堆放點、建筑垃圾堆放點和綠化垃圾堆放點。
進入大件垃圾堆放點,這里有好多我的“兄弟姐妹”——不同顏色款式材質的舊沙發,還有一些“遠房親戚”——舊床墊、舊桌椅等,和它們聊了會,讓我放松了不少,一旁的保潔員打起了電話,“星益環保嗎?水尚闌珊小區的大件垃圾堆放點已經滿了,請來回收!”
就這樣,我和同伴們被星益環保的貨車接到了“旅行第二站”:位于九龍大道旁的江北區建筑垃圾及大件垃圾資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在這里的堆放區,幾名工人把我們從貨車上卸下來,另外幾名工人則開始對其中一些同伴“敲敲打打”。
看出我有些害怕,更早到這里的一張皮沙發安慰我,把她了解到的情況轉述給我,我們是由多種材料組合而成,需先由人工加機器進行分揀,金屬、海綿、布料、皮料等會被分別賣給再生資源公司,剩余雜物垃圾等由環衛及相關部門收走處置,留下的木質材料則被送進車間。
一旁的生產車間內只有兩名工人在操作機器,通過破碎、粗粉、細粉、烘干、造粒、冷卻等工藝流程,30分鐘后,剛才的木質材料被制成了一顆顆灰黑色的生物質顆粒,這些顆粒看似不起眼,卻是一種可代替煤炭的新型清潔能源,這應該就是我的“綠色歸宿”吧。
難題 市民頭疼企業發愁吃不飽
邵念慈阿姨告訴記者,5年前她曾淘汰過一張舊床,過程“很是波折”:想直接扔,物業說最好自己送垃圾中轉站;附近的“破爛王”表示只收舊家電;想送給保潔員又被嫌棄太舊了;好說歹說,物業才同意幫她運走舊床。“沒想到,現在處理起來這么方便了!”
“按照法律規定,對于裝修垃圾,業主可自行清運或出資委托物業清運。但對大件垃圾的處置暫時還沒有規定。”寧波銀潤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水尚闌珊管理處主任沈峰說,之前物業公司承擔過一些大件垃圾清運的工作,更多還是出于方便工作開展和安全方面的考慮。
這個2007年建成的小區,共有967戶居民,今年3月之前,每個月總有一些住戶會將大件垃圾隨意堆放在樓道里、垃圾桶旁或小區道路上,占用公共區域,還具有潛在的危險,“像柜子等大件物品,小孩子在一旁玩耍時,倒下來的話后果不堪設想!”沈峰擔任水尚闌珊物業管理處主任已近10年,據他所知,寧波大部分的物業公司都是將這些大件垃圾跟裝修產生的建筑垃圾、綠化垃圾堆放在一起,等到了一定數量,聯系貨車司機拉走,“4立方米的小車每車400元左右,多時十幾車,少時三四車。”
貨車司機最終是否將垃圾拉去中轉站,就沒人管了。沈峰就曾接到過城管部門的調查電話,說有大件垃圾、建筑垃圾被隨意傾倒在路邊,疑似是水尚闌珊小區的,最終確認后,城管處罰了貨車司機,并責令其在規定時間內將隨意傾倒的垃圾清理干凈。
一邊大件垃圾難處理成了市民頭疼的問題,另一邊則是有大件垃圾處理能力的寧波企業卻在發愁“吃不飽”。
2016年成立的浙江星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可以處理大件垃圾的企業。公司董事長丁兆連從2010年開始就潛心于生活垃圾處理工藝的研制,設計制造出了適合各種垃圾處理的自動化設備。“利用流水線作業,我們能將垃圾變廢為寶,以大件垃圾為例,經過處理后生產的生物質顆粒,根據熱值不同,這些生物質顆粒的售價在每噸400元至800元不等。如果再經過精細化加工,可以制成生物炭(活性炭)、機制炭,可應用到冶煉、鑄造、農業、漁業等領域。”
丁兆連向記者展示了部分的產品銷售合同,他表示,生物質顆粒目前的銷路不錯,“以服裝企業為例,燙衣服所用的蒸汽,就可通過燃燒生物質顆粒產生,比燒煤能節省30%的成本,比燒天然氣可節省40%的成本,而且清潔環保,燃燒后生成少量草木灰,其中含有大量的鉀、磷等微量元素,可直接與泥土拌和配比制作種植土、營養土,達到了90%以上的綜合利用率。”丁兆連說。
可當生物質顆粒和草坪磚等產品逐漸被用戶認可的同時,丁兆連發現,企業所需要的生活垃圾量卻遠達不到需求。企業發展受限,背后原因很多:如單憑企業直接進小區收集垃圾有難度;想在小區建垃圾堆放點場地也困難;把垃圾用貨車從小區運到工廠,貨車早晚高峰卻不能進城;想要辦垃圾清運證等相關證件,但因公司規模小,注冊資金不夠等原因吃了閉門羹等。
對策 政企合力推進資源化處置
“大件垃圾建筑垃圾難處理、小區內被隨意堆放甚至被傾倒在馬路邊,還有大部分被送去焚燒或填埋,沒有被充分利用,這些問題我們都注意到了。”寧波市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黨委委員劉劍表示,這也是他們大力探索大件垃圾收運處置新模式的出發點。
2013年7月,寧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類后,再進行不同處理。劉劍進一步解釋,寧波生活垃圾的分類和處理主要由市級部門統籌,作為中心城區的江北區,希望在垃圾分類工作上能做到精細化,找到大件垃圾等的最佳處理方法,從源頭收集到過程運輸、再到終端處置,實現良性循環,實現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
目前,江北大件垃圾的日均產生量近100噸左右。從2018年下半年,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陸續走訪了多家垃圾處理企業,也召集了資源回收利用企業開座談會,最終引入星益環保公司落戶江北,委托其負責運營示范基地。
在決定引入星益環保后,包括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在內的多個政府部門都參與進來了,通過開協調會、幫助跑腿等辦法一一攻克企業曾面臨的難題。在莊橋街道的支持下,江北區政府為星益環保提供了位于九龍大道的辦公生產場地,同時也確定由星益環保在此運營示范基地;城管工作人員還跟企業一起跑供電部門,裝好了專用變壓器正式接電,為企業省下之前主要靠自己發電運行的巨額支出;為企業垃圾運輸車安裝了GPS,實現轉運全程智能監控,后臺可清楚查看車輛運行軌跡以及收集垃圾的點位,預防垃圾亂傾倒;協助企業和交警對接,爭取相關通行證等。
今年3月起,寧波市江北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與循環利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寧波市江北區物業管理辦公室,陸續在各街道召開座談會、發布會,就大件垃圾等垃圾的收運處置,浙江星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這些會議上進行了推介,各小區的物業負責人都前往參加。
“如果和星益環保簽約,由它負責大件垃圾、建筑垃圾、綠化垃圾的清運處置,6立方米的小車每車450元左右,相比過去費用下降兩成。”沈峰覺得劃得來,小區堆放點垃圾滿了,還可隨時電話預約星益環保來回收,這些垃圾會被運到示范基地去處理,去向明確、可追溯。最終,水尚闌珊小區成了江北區首批與星益環保簽約的小區。記者了解到,在堆放點的具體位置選擇、場地建造經費等問題上,該小區所屬的天合社區居委會牽頭做了大量協調工作,最終得到了街道、業委會、物業等各方的大力支持,其他簽約小區堆放點的建設也是如此。
“政府部門只有充分發揮好垃圾處理企業與社區物業公司之間的橋梁作用,幫助他們對接銜接好,讓專業公司做專業事,才能更好地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劉劍說。如今,江北區大件垃圾日處理量已達到100噸,在示范基地的另一邊,建筑垃圾處理線也即將開通運轉,完全運轉后該示范基地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和綠化垃圾日綜合處理量可達2000噸,江北區的三類垃圾處理可以做到日產日清。下一步,江北城管將繼續和示范基地一起完善大件垃圾等垃圾的收集、運輸、處置機制,推進綜合利用,做到垃圾分類末端處置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爭取打造出垃圾分類處理、資源化利用的江北新模式。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