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9月18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王思遠 鄔燕佳 記者 段瓊蕾)“小小分類垃圾箱,里面可有大文章,藍色環保可回收,廚余垃圾要袋裝……”9月17日,由寧波市江北區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江北區文教街道和本土原創音樂人聯合制作的寧波首支原創垃圾分類主打歌《什么垃圾》MV視頻正式上線。
歌曲和視頻的創作者,是來自寧波音樂港的圣大音樂原創音樂人馮圣雅和超級兄弟。垃圾分類是這段時間以來市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前陣子,上海版的垃圾分類歌曲刮起了一陣旋風,讓“干濕垃圾”深入人心。“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就在想,不管是在我居住的小區,還是辦公地,寧波的垃圾分類開展得轟轟烈烈,為什么不創作一首屬于我們城市的、傳唱度高的垃圾分類‘主題曲’?”馮圣雅說。
這一想法與屬地文教街道一拍即合。“我們開展‘三服務’進企業走訪時,也在挖掘整合轄區文化企業的優勢和力量,為垃圾分類這一全民行動助力造勢。”。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開展入戶指導、講座、晚會等常規性宣傳活動的同時,街道積極探索更加新穎、更有傳播力的方式來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
依托寧波音樂港核心區文化資源集聚的優勢,音樂與垃圾分類碰撞出火花。從7月份推出以來,這首原創垃圾分類主題曲得到不少好評,其中歌詞部分更是“地氣”。
記者看到,歌詞編錄了20余種生活中的常見垃圾,對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可回收物這四大類垃圾都有舉例,通俗易懂并有參考性。詞作者超級兄弟組合的木子李表示,歌詞內容經過反復推敲。
“考慮到歌曲的傳唱性,我們在歌詞上下了一番功夫。一方面內容要準確,不能誤導是新朋友,街道和江北區垃圾分類辦幫我們修改了很多遍,給出了權威的寧波分類方法。另一方面,歌詞要瑯瑯上口,在rap選段融合進寧波老話,把這些知識用通俗易懂地語言表達出來,我們反復嘗試了很多素材,進入副歌部分,嘻哈風格的說唱重復循環,形成一種魔性‘洗腦’效果。希望通過上口的音樂,在讓大家感到輕松的同時,掌握一些知識點。”
通過文教街道牽線搭橋,江北區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為MV制作提供大力支持,他們帶領創造團隊參觀了解寧波垃圾分類的各個運作環節,從垃圾收運單位、寧波垃圾處理廠,到翠東社區等居民小區源頭分類情況,以及目前在小區、廣場投放使用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系統,這些場景給了主創人員靈感,被放進了MV里。
“隨著《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垃圾分類將成為每個家庭、每個單位、每位市民的‘分內事’,我們希望通過豐富多樣、不拘一格的宣傳形式,讓越來越多的人能主動參與和踐行垃圾分類,為垃圾分類普及、美麗城市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江北區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江北垃圾分類主題宣傳片、《分類我時尚》中小學垃圾分類課程、《什么垃圾》MV等宣傳視頻將走進社區、企業、學校作進一步的推廣,并在即將在寧波召開的全國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上宣傳。
(本文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