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要打造一條“生活垃圾分類示范街”——文二路。
這將是杭州的第一條“生活垃圾分類示范街”,預計10月前,示范街的雛形就能亮相。
文二路,長且熱鬧,沿路服裝店、餐飲店、林立,酒店、寫字樓、住宅區(qū)也很多。這條路幾乎涵蓋各行各業(yè)的“垃圾分類”樣本。保俶北路到教工路段為餐飲店密集區(qū),是美食街縮影;教工路到學院路的女裝店特別多,是步行街縮影。同時,還有文二新村等老舊小區(qū),浙江省團校等企事業(yè)機關單位,西湖國際科技大廈寫字樓,杭州西湖朝聚眼科醫(yī)院等醫(yī)院,浙江教育考試院等學校……要打造成示范街,難度不小,不過一旦做成,它或許能成為一個值得參考的樣本。
西湖區(qū)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目標有了,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比如要統計分析沿線業(yè)態(tài),設計提升垃圾收集點的位置、商家的垃圾投放監(jiān)管和收運等。”
昨天下午,記者先行去文二路感受了一下。
餐飲店、便利店、銀行…… 都有了分類垃圾桶
沿著街道一路走,很多店都已經用上了分類垃圾桶。
在全家便利店的飲食區(qū),有紅綠藍灰四只垃圾桶(新條例實施后,其他垃圾使用灰桶或黃桶),客人吃完飯走后,店員迅速拿了灰桶去收拾桌上的餐盒。
在衢州土菜館,收銀臺旁擺放著灰綠兩只垃圾桶,“這兩只桶是給顧客用的,是社區(qū)發(fā)的,我們后廚還有四只大號的,是我們廚房用來分類的。”大廚楊先生說,保潔員每天中午1點來收一次垃圾,社區(qū)每隔三四天來檢查一次,垃圾分類還是得好好做。
在羊壩頭清真小吃店(文二路分店),每張餐桌下都有一只灰桶。店員說,灰桶主要是讓客人扔餐巾紙的,剩菜剩飯都是店員收回廚房,扔進綠桶里。
在鏈家售房中介的大廳里,也有灰綠兩只垃圾桶。工作人員說,前幾天社區(qū)工作人員送來的,要求進行垃圾分類。在建設銀行,辦事大廳里仍然保留原來的不銹鋼桶,貼上了標識,在辦公人員區(qū)域已經配齊了四色桶。
酒店、寫字樓、小區(qū)
在建“定時定點垃圾投放”點
小店在改變,沿街的小區(qū)、酒店、寫字樓又是什么情況?
文華景瀾大酒店的院子里,已經改造好了一個半開放式的垃圾收集點。長條形的收集點里,擺放著6只黃桶,前面是一條水渠,旁邊有一個水龍頭已經安裝好。
在文欣大廈寫字樓和文欣苑小區(qū),“垃圾定時定點投放點”正在建設中。雖然還在施工,已經懸掛了紅色的定時投放提醒:“投放時間:6:30-8:30、18:30-20:30”。這兩個投放點也都接上水管。
文欣苑小區(qū)物業(yè)管理人員說,現在每幢樓下還有垃圾桶,接下來可能都要撤掉了,集中到投放點扔垃圾。
道路上、店門口
以往的大垃圾桶都不見了
放眼整條街,改變非常明顯。
從起點莫干山路口往西走,是一排小店,有文印店、水果店、五金店、服裝店,很多店小到沒有名字,而且由于很多都開在老舊小區(qū)的一樓,看起來也舊舊的。
以往,這些略顯陳舊的小店門口,幾乎都擺著一個“私家”垃圾桶,路上每隔幾十米就會有一個黃色或綠色的大號垃圾桶。
但昨天,直到學院路口,近2公里路,曾經阻斷視線的“障礙物”都不見了,一個小小的變化,道路明顯亮堂了不少。
從一個個改變中,可以看出,文二路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
為每戶家庭發(fā)放“兩分桶”
辦公樓、樓道及公共區(qū)域配置分類垃圾桶
前幾天,西湖區(qū)為文二路成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街”定下了一些目標。
大目標是,2019年年底前,沿線各住宅小區(qū)、企事業(yè)單位、經營場所和公共場所的生活垃圾分類主體責任全覆蓋、“四端”管理分類流程全覆蓋,居民群眾普遍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正確率達90%以上,生活垃圾總量實現零增長。
住宅小區(qū)的硬件設施要實現“定點管理”和“定標配置”。
“定點管理”的要求是,根據區(qū)域大小和樓幢間距,合理設置垃圾投放點,可回收物收置點及大件雜物垃圾、裝修垃圾、園林垃圾臨時堆放點。
“定標配置”的要求是,為每戶家庭統一發(fā)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兩分桶”,集中投放點和收置點配置“四分桶”,并接通水源、配置沖洗水閥、水池,方便垃圾投放人清洗。
同時,確定垃圾投放時間,對收運人員、運輸車輛、中轉站“一體化”管理, 確保各類垃圾去向清晰,收運方式明確。
企事業(yè)單位、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等的生活垃圾收集容器配置規(guī)范,辦公樓、樓道及公共區(qū)域至少應根據垃圾投放配置分類垃圾桶,集中收集點應配置“四分桶”。
同時,撤銷沿街不符合垃圾分類要求的垃圾桶,因地制宜設置垃圾分類“四分桶”,根據情況設置大件雜物垃圾、裝修垃圾、園林垃圾臨時堆放點,并將對這些場所的考核結果,與相關的行業(yè)評級、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衛(wèi)生單位評選、評優(yōu)評先、社會信用等掛鉤。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jiān):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