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日高溫,但諸暨市牌頭鎮新樂村的200戶村民很欣慰——污水終端處理池終于改造完成了,不僅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的現象沒了,還開辟出一小片人工濕地,環境面貌大為改觀。
牌頭鎮村鎮建設辦干部盧閱告訴記者,新樂村原先的終端處理池采用的是無動力厭氧加人工濕地模式,這種傳統的處理模式因為工藝簡單,產生的污泥比較多。污水流進人工濕地后,容易形成堵塞,不僅無法起到過濾效果,而且還導致污水溢出地面,形成積水,長出青苔,散發惡臭,讓周圍村民苦不堪言。今年上半年,牌頭鎮政府與諸暨市水務集團、諸暨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單位進行多次探討后,決定投入資金進行改造提升。
“這個新的處理模式,在原先的工藝上新增了兼氧池、好氧池、紫外線殺毒等環節,它讓污水進入處理池后停留時間從原先的1天延長到5天,不僅將日均處理量從原先的10~15噸提升到25~30噸,處理效率也提高了2至3倍,村民的居住環境大幅改善。”盧閱說,他們還在最后排放的廢水池里投放了錦鯉,種上綠植,讓排放池變成了景觀池,完全達到生態要求。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