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00~下午1:30,我們在大巴車上度過,從安吉轉移到了淳安的下姜村。
一路上,我們與千島湖來了場美麗的邂逅。
我們在“下姜人家”用完午餐后,一個下午的行程便拉開了序幕。
我們先來到了下姜鄉村振興展示館,這里展示著下姜村在幾年間發展的趨勢。下姜村,屬浙江省淳安縣西南部的楓樹嶺鎮,距縣城千島湖鎮41公里,地域面積10.76平方公里,含下姜、窄墻、伊家、后龍坑4個自然村,村民以鮑、余、楊、伊等姓為主。2017年,全村有山林面積12375畝,耕地面599畝,村民223戶,771人。下姜村,建村于北宋靖康年間(1126一1127),古名“雅墅峽澗”,被古人賦予綠水青山的美好期許。但過去因地處深山、交通閉塞、人多地少,村民的日子十分艱苦。當地一直流傳著“土墻房、半年糧、燒木炭,有女莫嫁下姜郎”的民謠。
2001年起,下姜村就成了省委書記的基層工作聯系點。習總書記曾多次來到下姜村實地考察,他每次到下姜村都從村頭走到村尾,察看村容村貌,與村民親切握手打招呼,走入農戶看家境、聊家事,全面了解農村建設、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情況。
習總書記曾說:“下姜村的發展,就好像一滴水,折射全省農村發展的整體整體情況。我對浙江〖三農〗工作的認識和體會,不少來自下姜村。”
之后,我們來到了民宿主姜麗娟的民宿中,民宿有個好聽的名字,叫“七舍”諧音“七色”,“七”表示七種彩虹的顏色,她希望生活能七彩斑斕,有不同的色彩,“舍”則表示房子的意思。她曾是村民代表去美國紐約接受浙江千萬行程的“地球衛士獎”頒獎儀式。起初,她在杭州做原裝設計,當時領導鼓勵回鄉創業,她說,因為下姜村環境好,所以回來創業,她也成了第一批回鄉創業的人。她將自己的老房子改造成了民宿,前后花了約150多萬。2018年11月18日,她的名宿正式開始經營,400~500元左右一晚,年收入約50多萬,每年入住率為53%。現在的她,開發了許多活動,如皮劃艇、摘葡萄、露天電影等。生活充實,房客也輕松愉悅。
我們還采訪了下姜村的村監會主任姜祖見,在2001年新農村建設時,他們還是住著老房子,當時經濟收入偏低,蓋房子需要自己取水泥、沙子等,并且造房時間很長。在2011年美麗鄉村建設之后開始改造,主業便是民宿,直到現在,一共有33間民宿,接近600個床位。還開發了四大園區,分別為葡萄園、草莓園、桑葚園和桃園。2018年起,1間房平均收入1.3萬,人均收入3萬多。在下姜村,對污水處置要求很高,污水經過管道后,要經過三個關卡的處理。在生態環境這方面,下姜村處理的十分細致。姜主任說,未來的下姜村,因為民宿發展較快,所以游玩設施也會增多,同時會注重紅色紀念,開展暑期研學等,也會在宣傳方面加大力度。
最后我們采訪了下姜村村書記姜浩強,他說在以前建設美麗鄉村時,村中不允許養雞、鴨等動物,一開始,村民不太接受,還有個村民將鴨子趕到了村干部家中。在村干部的集體勸說下,村民終于同意,之后,下姜村便開始向城里發展,將業務和平臺推向城市。
下姜村有一條“年紀大”的橋,走在上面,撫摸著橋身,都能感受到一絲古老的氣息,橋下,便是潺潺流水,碧藍的河水,配上幾條紅紅的金魚,十分美麗。
在這座橋的對面,還有一座廊橋,走在橋上,抬頭看,便能看見幾個醒目的字:下姜村,夢開始的地方。下姜村,書寫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動人故事,為新一代農民重塑了精神家園,讓他們的夢想在這里實現、延續。這可能就是這句話的寓意吧。人走在廊橋上,俯瞰河水緩緩流動著,這感覺,真是愜意。
我們都是追夢人,將在人生的道路上親手描繪一副屬于自己夢想的藍圖,夢有很多,所以夢開始的地方也不止一個,讓我們一起追夢,一同成長。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