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郵政局11日召開的2019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市場監管司司長馮力虎表示,當前,全行業按照郵政管理部門的統一部署,持續加大投入,按照“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的目標原則穩步推進綠色包裝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今年4月份隨機檢查情況顯示:快遞包裝減量化成效明顯,電子運單使用率已達95%;寄遞企業二次包裝占比逐漸降低;可循環中轉袋推廣應用深入推進,已達到50%;45毫米“瘦身膠帶”得到全面推廣。
據了解,為了推動行業綠色發展,今年年初,國家郵政局開始大力推動實施“9571工程”,即:到2019年底,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95%、50%以上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70%、在1萬個郵政快遞營業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全系統全行業將此列為行業生態環保年度重點工作,組織申通等6家品牌企業開展可循環中轉袋(箱)全面替代一次性塑料編織袋試點。據初步測算,每年可減少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約2.07億條。
馮力虎表示,經過前期不懈努力,當前,行業生態環保監管體系逐步建立。具體來看,在推進包裝綠色化方面,行業探索推進步伐明顯加快。比如,郵政企業在30個省份完成配發綠色包裝箱,在北京和河南試用可降解包裝袋;京東在生鮮業務全面推廣全生物降解包裝袋。
在推進包裝減量化方面,推廣應用成效更加凸顯。寄遞企業通過推廣使用電子面單、規范包裝操作、減少膠帶使用、印刷減量等措施推進包裝減量化,主要品牌快遞企業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95%以上,百世、京東(自營訂單)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100%。為了大幅減少二次包裝,蘇寧物流、品駿等電商還推行了直發包裝,對于品牌商企業商品實行原包裝出庫投遞。
在促進包裝循環利用方面,行業亮點做法也不斷涌現。比如,郵政企業試點投入可循環包裝箱,回收率達100%,使用中空板可循環信盒,材料重量減輕60%以上;順豐則投入生鮮冷鏈等循環箱,累計節省一次性紙箱約780萬個;中通也在部分省市網點探索采用快遞費與包裝費分開計費的方式,引導消費者支持和參與紙箱再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郵政業綠色發展還存在上下游協同有待加強、成本壓力較大亟需財政予以資金支持、社會垃圾分類和回收體系有待健全、綠色供給不足、行業生態環保法規標準尚需進一步健全等問題。
馮力虎表示,下一步,郵政管理部門將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郵政局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加強法制和標準體系建設,加大綠色技術和產品供給,注重發揮試點示范引領作用,加強監督管理,強化多方共治管理體系建設,著力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推進行業節能減排,穩步推進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