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更當人人盡責

發布時間:2019-07-08 07:22:12 來源:嘉興日報 記者 汪瑩

  “亂扔垃圾被罰款,哭濕的紙巾是干垃圾!”最近,全國網友都在圍觀上海市民如何回答“你是什么垃圾”,不少嘉興人也好奇發問:“嘉興現在扔錯垃圾罰不罰?”答案是:罰!據了解,今年全市將在2600個小區全面推廣垃圾四分類,即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易腐垃圾,其中,易腐垃圾包括居民小區的廚余垃圾以及餐廚垃圾、生鮮垃圾。不久前,海寧市一工地食堂就因餐廚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合投放,被罰款600元。

  “垃圾不分類,違法!”近期,在國家決策層部署下,垃圾分類工作驟然提速,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強制”引入:7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個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垃圾最高可罰5萬元。

  由此引發的網絡狂歡席卷全國:“小龍蝦是濕垃圾還是干垃圾?”“奶茶喝完咋扔?”這些看似調侃的朋友圈小測試,恰恰暴露了我國垃圾分類工作的“軟肋”:早在1993年就出臺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如今在大中城市也隨處可見分類放置的垃圾桶,但仔細一看,里面放置的垃圾很多與標志并不相符。

  按理說,分類垃圾只是舉手之勞,推廣如此艱難,關鍵還是意識不到位。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調查報告(2019年)》顯示,92.2%的受訪者認可垃圾分類對于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但認為自己做得“非常好”或“比較好”的僅占30.1%。實際上,由于垃圾不分類習慣成自然,又沒有法律法規約束,多數人在生活中都缺乏分類意識,更不用說養成分類習慣了。

  由是觀之,上海立法推進“垃圾強制分類”,以最大的力度給我們提了個醒——垃圾分類人人有責更當人人盡責。既然絕大多數人都認可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那就不能任由自己被習慣所支配,與其被法律法規倒逼分類,不如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變“隨手扔”為“隨手分”。

  不過,既然習慣是長期養成的,“移風易俗”就不能完全靠“強制”來畢其功于一役。大到對垃圾分類意義的認識,小到對小龍蝦、奶茶如何分類,都離不開深入細致的宣傳教育引導。對此,嘉興不少地方進行了積極探索:海鹽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示范引領減量分類;海寧發揮“一把手”作用,由鎮、街道、度假區書記共同發起全域化垃圾分類行動。這些都表明,推廣垃圾分類,處罰只是手段,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氛圍才是目的。

  “責任”人人皆有,關鍵在于每位市民的理解和擔當。這就不得不提一位身邊的垃圾分類達人——市區恒創春曉源居民謝杰良,2012年從澳大利亞回國后,他堅持垃圾分類七年,把周圍的朋友和鄰居都發展成了垃圾分類愛好者?;蛟S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走出國門,但向身邊的榜樣看齊還是不難做到的。也只有更多人見賢思齊,把人人有責變成人人盡責,讓個人自覺匯成社會自覺,垃圾分類才能從一句泛泛而談的口號,變成人們生活習慣的真正改變。


標簽:垃圾分類;餐廚垃圾;生活垃圾;推廣;工地食堂;生鮮垃圾責任編輯:季建榮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