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防控治”打造臺州特色土壤防治體系

發布時間:2019-07-05 08:46:53 來源:臺州日報 記者 谷尚輝

  按照“工藝全自動、設施全封閉、設備全架空、廢水全分流”的要求,生產線自動化作為入園電鍍企業的準入門檻,電鍍作業區要求全封閉。

  與以往電鍍給人的印象不同,浙江之恩環保產業園干凈、衛生、高效,在整個園區,所有的廢水管線都進行了架空。廢水統一進入園區內的污水處理站,經過內部處理合格后再流入市政污水管網。

  “以前電鍍行業對環境影響大,必須要轉型升級。”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說,以電鍍工業園建設為重點,合理規劃工業園建設,進行集中發展、集中治污,實現產業優化聚焦、層次提升和環境綜合治理的目標。目前,臺州已在電鍍、熔煉、鑄造等涉重金屬行業推廣專業化園區管理模式。

  截至2018年底,臺州市重點重金屬排放量較2013年削減14.97%。

  被國務院選定為全國六個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以來,臺州結合實際,強化土壤污染源頭預防、分類管控和治理修復,“防控治”三位一體統籌推進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全面建立起有臺州特色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

  不斷出臺的治土政策給土地重新帶來生機

  在臺州人的印象里,土壤污染是跟固廢拆解分不開的。在路橋區、溫嶺市一帶,行業發展初期,布局不合理,設施簡陋,拆解手段落后,特別是場外非法拆解,使得一些區域土壤污染事故時有發生。

  隨著社會發展,固廢拆解業在帶來嚴重環境風險的同時,也桎梏著當地的可持續發展。對固廢拆解業整治已勢在必行。

  這也引起了臺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2009年,我市就出臺實施《臺州市固廢拆解業整治暨土壤污染修復控制實施方案》,首次嘗試對受污染農田進行修復。

  當時,路橋區政府也委托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從路橋區固廢拆解業與土壤污染實際狀況著手,研究實施路橋區固廢拆解業整治與土壤污染修復控制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多次組織專家對修復方案進行充分論證。

  固廢拆解業整治只是臺州治土的一個開端。事實上,從那時起,不斷出臺的治土政策給這些被污染的土地重新帶來了生機。

  我市委托浙江大學開展《臺州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編制工作,納入市人大地方性法規立法計劃。

  出臺實施《臺州市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環境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建立部門聯動監管機制,對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出臺《臺州市土壤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試行)》,鼓勵公眾參與監督,加大對土壤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近年來,臺州已采用化學氧化、熱脫附、固化穩定化等多種技術,完成5個污染地塊治理修復工程,治理修復面積1.3萬多平方米。 

  黃巖江口江心嶼、永寧江王西段等5個污染地塊正在實施治理修復,治理修復面積2.7萬余平方米。

  同時,我市還在積極推進重點行業土壤污染風險管理技術指南、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等意見辦法制定出臺,加快構建土壤污染防治的制度體系。

  “防控治”三位一體改善土壤環境質量

  位于玉環城區腹地的三合潭工業區,如今已是新城吾悅廣場。

  上世紀90年代,數十家汽摩配、電鍍等企業在此落地生根。由于欠缺系統規劃,大多數企業是粗放式發展,加上電鍍企業不規范操作造成的持續污染,該地塊的重金屬含量已經超標。

  “分別有檢出砷、銅、六價鉻、鎳等重元素?!庇癍h市生態環境分局工作人員說,土壤污染治理難度很大,成本高。為了將該地塊重新建設利用,通過調查研究,最終確定使用“異味穩定化”工藝對土壤進行修復。

  隨著三合潭工業區塊的整體搬遷改造,老電鍍企業統一搬遷到了玉環沙門的濱港工業區。這里也被規劃建設成一個新興的商業中心,玉環吾悅廣場。

  “實際上,每塊土地的土壤污染情況不同,修復方案和修復目標也就會有所差異。”臺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陳昌筍說,除了醫化、電鍍、拆解、印染、造紙等重點行業企業帶來的影響,還有農業污染。土壤修復工作,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在開展土壤修復工作中,我市生態環境部門也逐漸摸索出一條“防控治”三位一體土壤污染防治的道路。

  為了從源頭防控土壤污染,根據土壤污染的行業性特點,臺州重點推進醫化、電鍍、拆解等行業整治提升和園區化集聚發展,積極打造“綠色藥都”,重點推進椒江區、臨海市浙江省化學原料藥基地轉型升級,實行醫化企業廢水、廢氣、固廢全過程協同污染防治。

  全面清理整頓場外拆解場點,累計投資近百億元將全市廢舊金屬拆解回收利用企業搬遷進入臺州市金屬資源再生產業基地發展,打造全國一流的“圈區管理”示范園區,引進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拆解裝備。

  在開展農用地分類管控試點方面,我市已組織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試點項目5個,試點面積共計5.3萬多畝。已初步形成“輕中度污染農田以品種替代和農藝控制為主、重污染農田以禁種區劃定和種植結構調整為主”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模式。

  陳昌筍認為,雖然我市在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仍然存在工作基礎相對薄弱、政策制度還不完善、支撐體系相對不足等方面問題,土壤修復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要扛起先行先試的責任擔當,全面提升土壤環境監管能力,努力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土壤污染防治‘臺州模式’。”

標簽:土壤污染;臺州市;廢水;臺州;土政策;修復;生態環境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