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聚焦全流程 著眼常態化

生活垃圾分類的“院橋模式”

發布時間:2019-07-01 09:08:16 來源:臺州日報 記者 洪雨成

  “垃圾分類”是近來網絡上的新聞熱詞。從7月1日開始,新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全面實施,嚴格的細分規定引發了一大波討論。不過,對于黃巖院橋鎮的大部分老百姓來說,垃圾分類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扔之前多想一下,早上出門時帶到固定投放點。”他們說,做起來才發現,垃圾分類是一個可以慢慢培養的習慣。

  秉持“科學謀劃、試點先行、因地制宜、逐步推廣”的理念,院橋鎮于2018年初制定工作方案,在前莊和桐村兩個村居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在工作推進過程中,該鎮按照“財政可負擔、群眾可接受、面上可推廣、長期可持續、切實有效果”的原則,在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四個環節,探索形成了一套全流程常態化運作的“院橋模式”。目前,這套模式已覆蓋全鎮43個村居中的60%。

  高投入建好基礎設施

  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涉及民生大事。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就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在院橋,垃圾分類帶來的生活環境改善是顯而易見的。此前,各村居配置的公共投放點是磚砌的垃圾池。副鎮長張松翻開手機相冊,向記者展示了投放點曾經臟亂的模樣:混合投放的垃圾散落在地,污水從投放口流出,加蓋的結構導致清潔不易,長此以往臭氣熏天、蚊蠅滋生。現在,得益于垃圾分類,這一切都有所轉變。

  配套基礎設施是垃圾分類能夠落地的前提。為此,該鎮先后共投入600多萬元,建立了從源頭到終端的收運處置體系。

  記者看到,院橋大部分家庭門口都擺放著一套雙膽組合分類垃圾桶。居民平時在家,可按照是否腐爛這個簡單易懂的標準,將日常生活垃圾丟進對應的桶內。取代原有磚砌垃圾池的,則是四分類收集點,每個點位按照可腐爛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標準,分別放置了藍、綠、紅、黑四色標識的垃圾桶。這樣的四分類點位,在院橋60%的村居內已經有520個。

  “每天上午7點半到11點半,下午1點到5點,6輛桶裝垃圾運輸車就會輪流巡村,將四分類點位的垃圾整桶運走,改變以往的混運狀態。同時,以干凈的桶替換,確保常換常新、干凈整潔。”據張松介紹,該鎮建造的前莊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站目前已投入運作一年多時間,場站里裝有一臺日處理能力達5萬噸的可腐爛垃圾處理機器,可滿足日常需求。對于運送回來的垃圾,可腐爛的被投入機器制成有機肥;可回收的由場站集中轉賣;有害的和其他垃圾則統一運至區里的垃圾場集中處理。

  大力度引導全員參與

  全流程的模式已經建立了起來,各環節的設施也已經配置到位,如何提升大家對垃圾分類的自覺性和參與率?院橋鎮對此進行了不少探索。

  針對村“兩委”主職干部這一關鍵少數,鎮里專門組織會議部署,并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其年度工作考核。院橋還實行生活垃圾分類的黨員干部責任包干和網格化管理制度,每個村居的黨員按照就近原則,分別聯系10戶左右居民,他們除了要帶頭做好自家工作外,還要監督引導聯系戶做好垃圾分類。

  村居保潔員是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如今,院橋鎮實施了垃圾分類村居的保潔員,不僅要做好村莊日常環衛保潔,還要每日定時檢查四分類點位的垃圾分類投放情況,對不正確的分類進行及時糾正,從而盡量減輕末端分類處理的負擔。

  “垃圾處理是當前社會治理的一大難題。只有讓垃圾分類的知識、理念根植于每個居民心中并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這個難題才有望得到根本解決。”張松說,在垃圾分類的四個環節里,居民的源頭分類是最基礎的一環。當地通過協商民主議事會議、人大代表接待選民活動等渠道,積極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并組織黨員干部、村民代表到處理場站和示范村居學習參觀。通過開展培訓、走村入戶進行宣傳,推動更多人行動起來,形成全鎮全員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標簽:垃圾分類;生活垃圾;院橋鎮;村居;分類;垃圾;點位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