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要從娃娃抓起。(徐俊帥 攝)
智能回收設備人工車間。(徐展新 攝)
▲“太空俠”很受年輕人的喜歡。(徐俊帥 攝)
即將組裝完畢的智能回收設備。(徐展新 攝)
張悅 制圖
近段時間,一條垃圾智能回收領域的“小黃狗”,牽動著許多人的心。
北京、南京、無錫等地紛紛出現了“小黃狗”智能回收箱暫停服務的現象,寧波也未能“幸免”。下載了“小黃狗”APP、成為注冊用戶且養成了定期投遞垃圾習慣的市民有些手足無措:“這些回收箱還會恢復運營嗎?我們的垃圾以后要投放到哪里?”
很快,在政府部門約談、企業作出調整后,這些智能回收箱又恢復了常態。但這場風波讓人們意識到,以智能回收為代表的垃圾分類新模式,已逐漸滲透到大街小巷,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在當前大力倡導、加速推進垃圾分類的大環境下,智能回收或許有望成為解題的良方。
智能回收風從何起?
放眼全國,智能回收箱早已在多座城市布局,且延續著推廣的“加速度”。僅以今年6月為例,福州晉安區、北京東城區、天津濱海新區、哈爾濱平房區就陸續投用了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和清運車輛,讓市民近距離了解智能回收的“神奇之處”。
寧波的社區里,也出現了這些新型設備的身影。
去年11月,“小黃狗”到來,截至6月17日16時,已在全市布局151臺設備;
去年12月,寧波市供銷社聯合富邦集團投資的“搭把手”智能回收機正式下線,目前已在全市投放約550臺,這一數字正以每天15臺的速度持續增加;
今年3月,剛成立不久的創新型企業“太空俠”也在寧波的部分高端社區放上了回收機器,短短3個月就增加至35臺。
記者了解到,以上3個品牌幾乎囊括了寧波所有的智能回收設備,總數在750臺上下?!斑@是一個新生事物,但它的確已經火起來了,成為垃圾分類的一名‘先鋒官’?!笔欣诸愞k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場智能回收的春風,因何而起?
早在2013年,寧波就與世界銀行合作啟動了世行貸款寧波市城鎮生活廢棄物收集循環利用示范項目,項目總投資15.26億元。同時,寧波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生活垃圾分類領導小組,出臺垃圾分類五年(2013-2017年)實施方案,籌集社會資金17.56億元,建立完善廚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類清晰的收運體系。
6年來,寧波超額完成中心城區居住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建設,新建、改建垃圾房800多座,改造投放點位近1萬個。這份優異的成績單,為垃圾分類領域新模式的涌現奠定了基礎。
當智能回收設備真正進入社區、直面群眾后,它的便利性更是顯露無遺。投放時,市民只需對可回收物進行簡單分類,就可以按照機器上的引導進行投遞,按照標定價格獲得一定的金錢回報?,F有的幾種智能回收箱都和品牌開發的APP綁定,用戶可以通過移動客戶端監控家門口設備的實時狀態,確保在箱體沒有滿載的情況下順利投遞。
和傳統的“破爛王”相比,這些大規模投放的設備明碼標價、流程清晰,免去了和“破爛王”爭執議價的煩惱,也為社會治安的維護起到了積極作用。
記者在高新區交通紫園小區詢問了幾位使用過智能回收設備的居民,得到的反饋也大同小異:“回收價格可能比‘破爛王’低一些,但勝在輕松便利,大家都忙于工作,不想把時間消耗在幾元錢、幾毛錢的爭執上。”
智能回收能否根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過程中出現的頑疾,還無法得出結論,但政府部門、大型國企和年輕創業者不約而同作出的選擇,佐證了這一模式現階段的可行性。
箱子背后大數據“翩翩起舞”
市垃圾分類辦提到的“搭把手”,是政企聯動探索垃圾分類新模式催生的一個碩果。世界銀行寧波垃圾分類項目的負責人弗蘭克曾在6月初給出如此評價:這是一個全球領先的項目,它在系統性、技術性兩個層面解決了困擾我們多年的難題。
此外,“搭把手”團隊還收到了英國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的書面邀請,將作為全國唯一的地方實踐代表,出席在倫敦舉辦的2019循環經濟全球峰會。
這只方方正正的箱子何以引起全球關注?它的背后,是大數據在“翩翩起舞”。
在“搭把手”大數據中心的監控屏幕上,記者看到了該品牌所有智能回收箱、垃圾暫存點和流動回收站在全市的分布情況,每一座箱體、每一輛清運車的實時數據和歷史數據都清晰可見。
“這不只是一串串字符,更是了解居民生活狀況、把握城市運行脈搏的寶貴資源?!睂幉ü╀N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周堅波說,大部分做垃圾智能回收的企業都會開發類似的大數據系統,他們的本質不是制造企業,而是高新技術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融合體。
直觀上看,大數據系統記錄了回收箱的垃圾儲存量,一旦滿倉,工作人員就可以提醒附近的清運車趕去處理,能滿足社區居民正常的垃圾投遞需求。同時,工作人員可以根據不同社區、高校及其他場所近期的回收情況,不斷調整車輛分布和未來的箱體投放規劃,最大限度發揮智能回收設備的價值。
當前,“搭把手”已有超過8萬名注冊會員,每天新增會員數超過1000人;成立近兩年的“小黃狗”已經覆蓋2000多個小區,回收廢品超過3000噸。激增的會員數量,意味著后臺的大數據有了更多的附加值。
當前,寧波哪一類群體垃圾分類的意識更好?“搭把手”的統計結果顯示,約37%的注冊用戶年齡在30歲至39歲,18歲至24歲的比例也接近10%;“太空俠”的目標群體也集中在14歲以上、45歲以下的人群。
這些數據并不能作為唯一的判斷依據,但或多或少能夠展現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通過智能回收的方式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年輕的父母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為下一代的成長提供良好榜樣。
這龐大的數據庫,甚至還能用于分析城市居民的消費習慣,觀察不同類別商品的市場行情,在垃圾分類工作外產生價值。
政府大力引導,企業積極投入,市民廣泛參與,垃圾智能回收有著良好的發展現狀和光明的前景,但它是否能在公益和盈利間找到平衡,開辟一條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從真正意義上提升人們垃圾分類的意識?我們需要樂觀的態度,也需要步步為營、創新不輟。
探索垃圾分類“健康生態”
“從業者應該先建立一個可以盈利的企業,再以此為基礎推動環保事業發展,這才是可持續的經營模式,才是垃圾分類的‘健康生態’。”“太空俠”創始人祝元是“半路出家”的年輕創業者,他的信心,就是對經營理念的篤定堅持。
當前,垃圾智能回收體系的主流模式是前端分類收集、后端與物流公司和回收物加工工廠合作,智能回收設備的研發企業則扮演著中轉站的角色。記者了解到,“搭把手”和“太空俠”都在寧波建設了自己的分揀中心,進行可回收物的二次分揀;前者自己購買車輛,后者與物流公司合作共享車輛,都通過后臺監控清運工作,確保高效、精準。
但兩家寧波企業的思路又有所不同?!按畎咽帧钡靡嬗谑泄╀N社龐大的回收體系和社會資本的支持,計劃自建塑料切片工廠和泡沫壓縮工廠,在內部形成一個回收、分揀、再加工的體系,以此實現盈利,支持平臺順利運轉。按計劃,“搭把手”將在2025年底建成再生資源分揀中心25個、年分揀能力達到150萬噸,一旦有了下游配套,將會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
祝元和他的“太空俠”則不走尋常路,在前端下了更多工夫。今年“六一”兒童節,“太空俠”就策劃了一場“垃圾分類+精準扶貧”的活動,以用戶投遞垃圾的形式幫助貴州的孩子們完成心愿。
“我想讓垃圾分類變成一件好玩的事情,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參與。有償投遞是基礎,有趣運營才是核心?!弊T判臐M滿地告訴記者,“當年輕人把垃圾分類視為時尚和潮流,愿意為活動內容買單時,我們的目標就實現了。垃圾分類需要幾代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這些年輕人的認同至關重要。”
智能回收的產業并未成熟?!靶↑S狗”的問題證明了智能回收設備的租賃模式暗藏風險。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馬俊偉也曾提出,受利益驅動和成本制約,許多企業回收的是瓶子、廢紙等回收效益較高的垃圾,而廚余垃圾則無人問津,處理技術也不完善。
記者還觀察到,寧波部分社區安裝了智能回收箱,但社區居民使用率不高,甚至不知道設備的存在。業內人士分析,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和物業公司未達成一致,設備被放置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或缺少宣傳和推廣。這需要雙方加強溝通,或通過業主委員會倒逼物業公司提升垃圾分類意識,盡快促成合作。
“越是新生事物,越需要開放競爭的環境。我們鼓勵更多企業和創業者參與進來,展開市場競爭、不斷創新突破,為全市的垃圾分類工作大局做出貢獻?!笔欣诸愞k相關負責人說。
如何準確使用智能回收設備
業內人士提醒:需要提前分類、杜絕隨意投遞
智能回收設備是近兩年涌現的新事物,但它的使用門檻并不高,只需下載對應的APP,注冊成為用戶,在APP中尋找距離最近的設備進行投遞,就能得到相應的收益。
當前,寧波本土有兩家投放一定數量智能回收設備的企業。
其中,“搭把手”已在全市投放約550臺機器,用戶超過8萬人。除了常規的瓶子、紙類、紡織物、塑料和玻璃,“搭把手”還提供大件上門回收業務,如今正著手安裝有害垃圾公益回收設備,不斷迭代升級、完善功能。
“太空俠”則在全市投運了35臺設備,每臺設備覆蓋200個至300個活躍用戶,目前每天每人的投遞量峰值達到0.22千克,每臺設備的回收量30千克至50千克不等。用戶可以通過“太空俠”的各種游戲系統、活動系統、成長系統、積分商場系統,在獲得娛樂體驗的同時做好垃圾分類。
享受設備的便利之余,業內人士也提醒:投遞之前需要掌握一定的垃圾分類知識,如果盲目投遞,設備自帶的攝像頭會配合APP記錄相關信息,在清運檢查后退回物品,所獲收益也會返還給平臺。
垃圾分類 也要積極擁抱新科技
智能回收設備越來越多走進社區,居民手機下載APP進行注冊,舉手間投進垃圾資源,“返利”現金實時到賬……垃圾分類的新科技正在向我們走來,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居民的生活,倒逼公眾強化垃圾分類意識,變“要我分類”到“我要分類”。
垃圾分類是生活小事,卻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這幾年,全社會都十分重視垃圾分類工作,并在不遺余力地推進。但由于居民多年習慣使然,垃圾分類工作總體上推進緩慢??萍紴榻鉀Q傳統垃圾分類難題提供了新思路,“搭把手”“小黃狗”“太空俠”紛紛亮相,運用互聯網+智能設備實現分類回收,居民按類投放垃圾,所得回報是即時的。毫無疑問,這些智能回收設備的投放,一方面可以激發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回收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為居民解決垃圾投放提供方便,畢竟以往的可回收廢品都需要累積到一定量、再約定流動收廢品的人才能解決。
作為新生事物,居民對智能回收設備的使用或許不習慣,尤其是老年人,但只要我們加強引導培訓,或推出適合老年人特點的產品,智能化回收一定可以助推垃圾分類工作。這好比網上掛號看病、自助交費、人臉識別、指紋解鎖……一旦習慣了,就會知道它的好。
垃圾分類要成為自覺行動,我們也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產品的應用以及公眾積極擁抱新科技,這條路會走得快一些。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