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情況?”面對迎面走來的沈永宏,黃振飛迎上去問。沈永宏打開手機相冊,放大細看,黃振飛發現湖面上漂浮著垃圾,其中除了個別農藥包裝袋,大多是生活垃圾。“近期這一區域農村拆遷,湖面保潔壓力增大。得增派無人機嚴密監控。”“垃圾清理船得裝上GPS定位。”……頂著烈日,兩人站在田埂上商量對策。
沈永宏是越城區東浦街道紀工委書記,黃振飛是越城區北海街道組織委員,兩人都是青甸湖鎮級湖長。6月27日下午,2名湖長一起來到青甸湖邊巡查。
為一個湖配置兩名湖長,這跟青甸湖的地理位置有關。這個大湖橫跨東浦街道和北海街道,與鑒湖相連,水域面積1000余畝,是現今我市河網水系中的第六大湖。
早在上世紀50年代,青甸湖畔建起西郭水廠,青甸湖成為紹興城區的水源地。2001年,小舜江供水一期工程建成,西郭水廠轉為備用水廠。2016年,平水江水廠建成投用,我市水源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從2017年開始,青甸湖成為古城引水工程的重要水源,湖水被引入古城內河,用于提升水質。
無論功能怎樣變化,干部群眾守護青甸湖的責任從來沒有松懈過。特別是河長制實施以來,東浦、北海兩地攜手合作,新老搭配,接力巡湖,成為青甸湖一道獨特的風景。每周,兩位湖長都會抽出半天時間,對各自轄區內的水域和農田進行巡查;每月月底,他們則會聚在一起,以集中巡河或交叉巡河的方式,找問題、破難題。
這次巡湖,專為破難而來。“你看,個別拆遷區域有衛生死角,這些垃圾不及時清理,就會被風吹到湖里。”沈永宏領著黃振飛徒步巡查,一發現問題,就拍下照片,疾行2公里,拍下了10多處垃圾點。
一直來,青甸湖整體水質不錯,基本保持在Ⅲ類及以上水質。但是,青甸湖保潔存在一個頑癥——沿線80%以上區域都是農田,涉及400余戶農戶。不少農戶習慣把用過的農藥包裝袋隨手扔在田埂上,時間一長包裝袋常常“飄”到湖里。眼下又到施肥用藥季。前陣子,兩街道治水辦組織黨員、團員、“河小二”等志愿者向青甸湖沿線的村民發放宣傳冊,勸導村民科學、適量使用農藥化肥,并加強廢棄包裝袋的回收處置,總體情況明顯好轉。但新問題出現了,隨著沿線村莊拆遷工作密集啟動,湖面保潔壓力更大了。
“形勢嚴峻,啃下這塊硬骨頭的責任,落在我們頭上了。”“辦法總比問題多。”“我馬上去聯系無人機,下午就來‘飛’查……”烈日下,兩人商量決定,落實責任,分頭行動,一起打好這場硬仗。握手告別時,兩人的汗水從手臂流到了手心。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