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際線外的一抹魚肚白剛剛亮起,污染源普查員何佳已經和同伴坐上了前往西咸新區法士特沃克齒輪有限公司的汽車。出發前,何佳還特意檢查了一下自己的裝備,看看污染源定位工具和普查表是否都帶上了。
在污染源普查初期,何佳認為,就是走訪填表,沒有什么難度,但是隨著普查工作的深入,證明這件工作并不容易。
何佳對記者說:“入戶這塊是比較復雜的,根本沒有剛開始想的那么簡單,去一個大一點的企業,早上九點到,直到下午四五點才能把表填完,甚至有時候還要第二天再去一次,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p>
在普查初期,國家下發陜西省名錄庫86251家,而陜西省新增57000家,形成清查名錄庫143251家,這么大的工作量要由分布在陜西全省的1萬多名普查員共同完成。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由于排污企業種類繁多,行業跨度廣泛,需要填寫的表格包括了工業、農業、生活排污等。
“你們這個設備的處理能力是多少?每天實際處理多少?最后干污泥是怎么處理的?”何佳一邊定位排污口拍照上傳,一邊向工作人員提出問題,然后認真記錄下表格中需要的每一個數據。不僅如此,還要利用容器打撈起排出的污水仔細觀察是否達標,將“親眼見證”后的結果填寫在普查表上。
普查員對污染源頭進行查看定位,是污染源普查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現場查看,要將這里的污染物排放和治理等有關設施,按照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對企業環評設施進行檢查,還需要對企業排污口進行GPS定位,利用移動終端拍照上傳,只有這樣才算完成現場查看期間的全部任務。
據了解,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首次采取全國數據聯網模式,需要將每一家企業普查數據通過PDA設備及時上傳。何佳告訴記者:“每次結束一天的普查數據收集,回到辦公室已經是傍晚時分,然后還需要把當天的普查數據仔細整理、對比、核實后才能真正下班?!?/p>
單位出發、入戶調查、定位拍攝,整理上傳。三點一線的普查工作,已經成為普查員們的一種常規,因為時間緊任務重,早出晚歸更是“家常便飯”。
何佳說,早上匆忙,有時候甚至連臉都來不及洗;有時候去到一些村子,沒有吃飯的地方,就可能一天都吃不上一頓飯,很辛苦。
作為全省上萬名普查員中的一員,何佳感到自己責任特別重大,“每一個錯誤的數據都可能會影響到政府在后期污染治理上的決策,所以馬虎不得?!?/p>
“作為一名普查員,每天的工作確實很辛苦,但是每天晚上看到數據的完成率、數據的通報,都會感覺到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汗水也是甜的?!焙渭阎皇顷兾髌詹殛犖橹械囊粏T,還有許許多多像她一樣奮斗在生態環保事業一線的普查員,他們不畏嚴寒、不懼炎熱,用腳步丈量著三秦大地,用實際行動在美麗中國的畫卷上添上了靚麗的一筆。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