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是民生關鍵小事,也是綠色發(fā)展大事。在浙江金華金東,當?shù)貜?014年開始探索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的處理辦法,相關經驗做法不僅多次登上央視、被全國推廣,還通過“會爛不會爛”的簡單實在,在老百姓當中贏得了口碑。
金華金東區(qū)江東鎮(zhèn)南下王村,自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以來,該村垃圾量明顯減少,村莊環(huán)境變得更加清爽整潔。江東鎮(zhèn)六角塘村入口處,一個仿古式垃圾分類防曬木廣告宣傳欄特別醒目,宣傳欄上展示了金東區(qū)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分類的方法,宣傳欄內放綠色、藍色、灰色和紅色4只垃圾桶。
金東區(qū)農村生活垃圾,就是對應這不同顏色的垃圾桶,按照“二次四分”的方法進行分類。垃圾分類員嚴志進介紹:“農戶按‘可爛’‘不可爛’對垃圾進行初分后,我上門收運時再進行二次分類,將‘不會爛’垃圾再分為‘好賣’(可回收物)與‘不好賣’兩類,有害垃圾單獨處理,并對農戶分類不好的進行糾正。”
在金東,幾乎每村都設置一系列圖文并茂的垃圾分類宣傳畫,每戶還投放一組2只顏色不同的垃圾分類桶,每村興建1座陽光堆肥房,每村設置1組防曬木廣告宣傳欄,每戶制作1塊“庭院三包”責任牌,明確包衛(wèi)生、包綠化、包秩序的責任,每村設置1塊村民垃圾分類承諾墻,每戶發(fā)放可回收物便民服務一卡通,暢通垃圾分類員與廢品回收利用點的聯(lián)系渠道。
為確保垃圾分類工作順利推進,金東區(qū)農業(yè)農村局建立了管理隊伍,區(qū)政府加強了經費保障。同時,金東制定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扶持政策、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督查考核辦法等,實現(xiàn)了垃圾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
2018年底,金東以每個自然村莊為1個網格,將全區(qū)共劃分為459個清掃保潔網格,配備網格隊長459名。農村環(huán)衛(wèi)保潔隊伍按農村戶籍人口每300-400人配備1名保潔員為基本要求,共配備了保潔員1422名。此外還配備了分類垃圾桶13萬余只,完善了5座垃圾中轉站轉運設施,垃圾收運處理工作基礎不斷完善。
金東財政對農村環(huán)境整治的經費投入逐年加大。每年共投入3000多萬元,主要依靠市區(qū)兩級財政予以保障。2018年起,每年區(qū)級財政再安排1000多萬元,專項用于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2018年度,金東全區(qū)實現(xiàn)會爛垃圾堆肥還田1288噸,折合會爛垃圾約減量2989噸,以人均日產生垃圾0.67公斤計,約70%的會爛垃圾實現(xiàn)了無害化還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jiān):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