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5月1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 通訊員 王鈺涵)一堂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課在禹越鎮三林村開啟。來自臺灣的特聘老師鄧學謙,為當地的村民們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垃圾分類課程。
鄧學謙老師向村民們介紹垃圾分類的案例
“把簡單的事情做好,不容易;讓大家一起把簡單是事情做好,很偉大。”鄧學謙老師的開篇語,一下子吸引住了在場40多位學員的注意力。
在三林村黨總支書記沈炳奎看來,垃圾分類就是這樣一件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做好的“簡單小事”。“‘在全村范圍內積極做好垃圾分類和長效管理工作,使整體環境進一步提升’是2019年三林村的十大民生實事之一,在這一過程中如何提升村民的自覺分類意識很重要,為此,我們邀請了在臺灣有著12年服務農村、社區的工作經驗的鄧學謙老師來三林村授課。”
鄧老師圍繞“你們的家是誰來負責打掃的?”“想要整潔的環境,誰來做?”等幾個問題,一下子打開了村民們的話匣子。你一言、我一語,村民們紛紛議論著村里的事。
三林村,是全國文明村,也是德清縣首個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隨著“萬鳥園”的開門迎客、浙江省第二屆全民生態運動會的成功舉辦,三林村的名氣越來越響,也有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而來。目前,三林村已全面開啟垃圾分類工作,將通過資源化利用等打造無垃圾村、最干凈村。
三林村萬鳥園
環境變好了,村民們實實在在地看在眼里。在《文明村的自我認知與榮譽感》這節課上,鄧學謙設計了討論、互動環節,村民們把對村莊未來發展的期待一一寫在了紙上。鄧學謙表示很驚喜:“我能感受到村民心中對家鄉的熱愛,同時大家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這些都是村民自己討論出來的,相對于條條框框,這樣討論出來的方案會更加細膩。”
至此,三林村的垃圾分類課正式啟幕。在接下去的五周時間內,鄧學謙將按照課程既定安排,圍繞垃圾分類重要性、垃圾分類機制及管理辦法、垃圾分類演練等9個課程進行教學。
禹越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此次課程安排,希望村民逐漸增強垃圾分類的意識,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形成垃圾分類公約,最終改變村民的行為習慣,從“要我干”變成“我要干”。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