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濕地”成了杭州又一個響當當的名字。那么,浸潤了這片西溪河水系的源頭在哪里呢?
昨天,余杭區閑林街道“里項村”迎來了建村以來的一件大事。經余杭區人民政府研究后同意,“里項村”更名為“西溪源村”。
靈項溪一景。
一個簡短的村名更改儀式,為大家揭開了西溪水系的神秘面紗。
“西溪源村”位于“三區”交界處
經天目山路,至留下岔道后沿留和路,一路向西過小和山,便可抵達“里項村”。這里距離武林門約20余公里。
“里項村”,2003年由里山村與項家畈村合并而成,共有村民663戶。這個村地理位置獨特,正好位于余杭、西湖、富陽“三區”交界處,距離正在建設的千島湖配水工程閑林水庫取水口——大口碗,不足兩公里。
鄭立是“里項村”的黨委書記。昨天上午,他早早等在村口,恭迎前來參加揭牌儀式的村民和嘉賓。這其中,有一位特地從臨平趕過來的鄉賢——洪永躍。就是這位洪先生,道出了“里項村”原來就是西溪源頭。
洪先生就是里項村人,曾擔任拱墅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去年退休之后,被聘為大運河文化研究院的顧問。
一位鄉賢考證一年多
“2018年,我在研究杭州市志、大運河專著時,發現西溪水系為大運河的源頭之一。”1995年出版的杭州市志明確記載,沿山河,又稱西溪,也稱留下溪。它發源于余杭境內板照山麓,由七支溪水匯合,沿留下鎮、天目山路到松木場八字橋、西溪河下、連通京杭運河,全長35公里,市區河段長約17.5公里。
洪永躍感到驚喜的是,在西溪望族、500多年前明代的洪瞻祖著的《西溪志》上,他看到了這樣一番描寫西溪的場景:“溪薄余杭界,自分金嶺,挾上埠諸澗流,劃原田,穿市鎮,而又逆受余杭南湖之浸,并山三十六里,過朱橋,會于江,注古蕩,與湖合。”
“看到‘分金嶺’三個字,我眼前一亮。這座嶺就在我們村后頭,我小時候爬過,砍過柴,熟悉那邊的情況。”洪永躍說,當時腦中閃出一個念頭——從分金嶺流出的上埠河,它上游的靈項溪應該就是“西溪源”。
隨后,洪永躍開始長達一年多的考據。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后,洪永躍了解到,“靈項溪”的叫法不過20來年時間。“幾十年前,在村人的口中,這條溪為‘大溪’。后來人們把靈溪與下游項家畈各取一個字,更改稱‘靈項溪’。”
“去年4月,我花了半個月時間,徒步從大運河入河口,沿西溪河到八字橋,再轉入沿山河、上埠河、靈項溪,再到長嶺、鴨塢嶺、分金嶺一帶,果然追到了源頭。”回想起去年的那段經歷,洪永躍仍難言興奮。
多位研究者認為該說法有依據
另一位執迷的河道研究者任軒,他也是大運河文化研究者。為了找尋西溪的源頭,他曾跟隨洪永躍數次徒步查勘這條河流,“水流有大有小,有豐有寡,但并未斷流。”
他打開手機上的衛星地圖給錢江晚報記者看,“簡單來說,這條水路從山上而下,為靈項溪(其上游已在閑林水庫庫區內)——上埠河——沿山河——西溪河。”
昨天晚上,錢江晚報記者也聯系上了長期研究西溪文化的金永炎老師。對里項村更名為西溪源村一事,他也非常關注。
“里項村是西溪源,這個說法是有依據的。”金老師說,2006年他曾隨西溪文化研究會成員曾專門尋找過西溪源,并在離里項村往里約10余公里處的板照山半腰找到一個蓄水池。當地村民告知,此蓄水池建于1990年,高3米、直徑4米,為云棲村村民用水處,是靈溪大塢的水源,也就是西溪的發源地。
《西溪的水》一書論及“彎彎曲曲的西溪源頭”時說:“歷史上的西溪有兩個源頭。一為位于余杭區閑林與富陽受降交界的東天目山板照山麓分金嶺、鴨塢嶺、長嶺一帶的靈項溪。靈項溪與其他溪流在金竹嶺、淡竹嶺匯為上埠河,所以古代文獻上一般記上埠河為西溪的源頭。上埠河自云棲、樺樹、里項、石馬等地,與午潮山溪水匯合,又經小和山流入西湖區留下一帶。”
將籌劃建設西溪源大景區
正是這個意外發現,去年5月,洪永躍給閑林街道里項村兩委寫了封信,建議把“里項村”更名為“西溪源村”。
“一般來說,我們不會輕易通過更改村名的審批,從我掌握的情況來看,自1973年以來,像這樣的情況還不多見。”曾分管基層政權的余杭區民政局副局長費文橋對錢報記者說。
費文橋補充說:“一個村想要更名,背后的程序是非常復雜。比如,變更之前要經過絕大部分村民的同意,還要看村名是否有重名,另外有歷史淵源的村名是否經得起推敲等等。”村里提出動議以后,費文橋本人多次來到里項村調研,跑遍了村里的每個小組,聽取了部分老黨員、老村干部、村民代表和普通群眾的意見。經過余杭區民政局局黨委的研究之后,再上報給余杭區政府。
今年1月10日,余杭區人民政府正式下發文件,同意“里項村”更名為“西溪源村”。
村黨委書記鄭立很自豪,“更名為西溪源村后,將極大地提高地域知名度,也讓我們在鄉村振興發展中,更有底氣。”
鄭立也向記者描繪了西溪源村未來的發展方向,“作為西溪的源頭,除了要保護好這一江春水向東流,還要考慮規劃建設西溪源大景區,與西溪濕地景區相映成輝。”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