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來自14個國家的1400余名馬拉松愛好者齊聚海寧國際追潮馬拉松賽道,熱力開跑。 拍友 李文學 攝
浙江在線海寧3月30日訊(記者 俞吉吉 海寧日報記者 湯夢丹 陳宇靈 徐麗佳) 3月30日上午,“正星杯”2019海寧國際追潮馬拉松賽舉行,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肯尼亞等14個國家的1400余名馬拉松愛好者。當天上午,另一場全民健身運動——長安“走大運”活動也在“運河第一古鎮”海寧縣長安鎮大運河畔開走。
最美賽道 熱力奔跑
當天上午8時30分,隨著發令槍一聲槍響,選手們迎著和煦春風,奔跑在浙江海寧鹽官旅游度假區的百里錢塘國際旅游長廊生態綠帶。
本次馬拉松賽設置男、女半程馬拉松(21.0975公里),迷你馬拉松(3公里)兩個組別。國際化、體旅結合是本屆追潮馬拉松的兩大特色。
今年,海寧追潮馬拉松賽的賽事名稱升級為“國際”馬拉松比賽,選手來自德國、捷克、巴西等14個國家,更有一支肯尼亞國際隊參賽。
海寧旅游資源豐富,此次比賽,組委會精心為運動員制作了“體育+”SP城市卡,持卡可以免費參觀海寧著名旅游景點。同時,在馬拉松的起終點,設置了“2019海馬·城市展”,向參賽者展現出一個“微觀海寧”。
據了解,今年的國際追潮馬拉松在獎金、賽事服務等方面推陳出新。賽事取男女半程各前50名,還增設了1至8名城市馬拉松團體獎和前20名海寧本地選手獎,激發群眾參與熱情,普及群眾體育。
大運河畔 開懷競走
3月30日早上9時,近千名海寧市民從長安公園出發,一路沿著長安老街到新區,行走大運河。
很多人對長安的印象往往停留在“老鎮”的概念。依靠著大運河和滬杭鐵路,位于海寧西片的長安,不僅有著“運河第一古鎮”的美譽,更曾是浙北工業重鎮。然而在歷史的潮流中,這里曾一度失色,工業經濟開始沒落,鎮區環境堪憂,老鎮破敗不堪。
幸運的是,在10多年前,海寧市委市政府就把長安作為市域“副中心”重點打造,古鎮長安開始了一場圍繞運河文脈延續的 “文化復興”。
近年來,長安不斷加快“城市化”進程,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長安經濟也在近年實現騰飛。2018年,長安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0億元, 205家規上企業全年完成產值257億元,同比增長16.3%。在農業產業中,成功舉辦首屆世界花園大會,并且這一大會永久落戶長安。
如果說,“走大運”前半程看的是長安老街,那后半程看的是長安新區。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