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余杭區全面部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形成全覆蓋、全社會參與的強大合力,爭當“新時尚”的引領者。4月10日,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張振豐在浙江日報觀點版刊發題為《努力建設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的理論文章,闡釋創新強區對生活垃圾分類的理念和探索實踐。全文如下:
生活垃圾分類既是民生關鍵小事,也是社會發展大事,事關群眾生活環境改善,事關高質量發展大局。垃圾治理是世界性難題,破解這道難題,表面看是垃圾治理,本質上卻是對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綜合考驗,也集中反映了一個地方的文明程度。面對這場系統戰和持久戰,余杭區今年主動出擊,決心排除萬難,像重視創新一樣重視垃圾分類,爭當新時尚的引領者,全力建設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引領區,實現垃圾全生命周期治理,努力打造“無廢城市”。
堅持理念先行 推進全方位建設
垃圾革命是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舉措,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的大事。
早在2003年,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就作出了生態省建設和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的重大戰略決策,他高度重視垃圾收集處理工作,明確提出“讓垃圾分類回收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2016年1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專題聽取了“浙江省關于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的匯報,并強調要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調研時又強調,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將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
做好垃圾分類是大勢所趨。對余杭來說,垃圾分類更是“全域創新 全域美麗 全域治理”建設的大融合,集中反映了區域的創新能力、環境質量和治理水平,必須乘勢而上,主動作為。
從“全域創新”角度看,一流的環境才能集聚一流的人才等創新資源要素,一流的創新資源要素,造就一流的發展。做好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也是打造一流環境的重要內容。同時,垃圾分類、回收利用行業本身也越來越依賴科技創新的支撐,二維碼、智慧稱重、大數據等科技手段運用越來越廣泛。比如,“虎哥回收”已初步完成余杭城市仿真數字模型,今年將實現企業覆蓋范圍內的數字城市可視化,可以將垃圾分類、固廢處置等數據納入“城市大腦”,提升垃圾分類智慧化水平。
從“全域美麗”角度看,垃圾分類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全域美麗”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我們要把垃圾分類作為“全域美麗”建設的重要突破口,既要有打攻堅戰的決心,更要有打持久戰的韌勁,不斷改善余杭整體環境面貌。
從“全域治理”角度看,垃圾治理是全域治理的組成部分,垃圾分類需要政府和市場共同發力,需要基層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物業、社會組織等共同推動,是對一個區域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綜合考驗,既能集中反映、也能促進提升一個地方市民的文明程度和道德素養。
堅持頂層設計 進行全鏈條治理
垃圾分類是一項涵蓋前端投放、中端收運、末端處置在內的系統工程,在推進中必須堅持做好頂層設計,前、中、末端共同推進,實現全鏈條閉環治理。
在城市區域,目前余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成功推廣“虎哥回收”模式,推行居民干濕兩分,實行企業上門回收、二次細分和分類利用,覆蓋城鎮居民22.9萬戶,日回收垃圾超過250噸,資源化利用率超過95%,無害化率達100%。在農村區域,余杭探索試點了黨委發動、婦聯宣導、居民參與的“黨建+”垃圾分類模式和企業參與“宣、分、運、處”的市場化模式,日分類垃圾達115噸。
依托現有的成功實踐,余杭進一步優化垃圾分類前、中、末端各個環節,做到投放環節“準確”。
聚焦破解垃圾“怎么分”,持續完善農村垃圾“可腐不可腐”、城市垃圾“干濕兩分法”等分類措施;聚焦破解垃圾“分得準”的難題,彈好培訓、督導和獎懲三部曲,發揮政府、企業、社會合力;聚焦垃圾分類示范創建,打造一批示范村社、企業、機關、商場,以點帶面推動垃圾分類。
實現收運環節“規范”。嚴格把好分類收運關,嚴格落實物業收集、村社歸集、中轉裝運、車輛運輸的分類工作,深度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手段加強監管,徹底杜絕混收混裝混運問題,保護好群眾分類投放的成果和積極性。
確保處置環節“到位”。在干垃圾處置方面,堅持市場化模式,積極推動回收體系與末端處置行業有效銜接,通過專業合法資源回收企業進行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處置。在濕垃圾處置方面,目前余杭全區濕垃圾處置點共建成并正式運行25處,覆蓋19個鎮街,運用微生物發酵、太陽能堆肥、黑水虻處理、高溫降解等多種處置方式,日處理能力187.5噸。目前,重點在加快推進濕垃圾末端處置能力建設,科學選擇機械化、資源化、生物化處理模式,高標準引進“處置快、無污染”的先進技術,做到綠色環保運行。
發揮制度優勢 動員全社會參與
建立健全系統、科學和可操作的垃圾分類運作機制,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有效發揮政府、市場、公眾各方面作用,形成分類全覆蓋、全社會參與的強大合力。
黨委、政府主導有力。余杭成立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垃圾治理領導小組,完善組織架構,理順工作機制,配強人員隊伍,做到任務、人員、措施、責任“四明確、四落實”。以垃圾分類為“小切口”,開展鎮街、村社“大比武”,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動員黨員干部在垃圾分類投放、宣傳、巡檢等各方面帶頭示范,帶動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社會力量參與助力,打好媒體宣傳、實物宣傳、活動宣傳的組合拳,結合基層網絡,形成全社會共同推動垃圾分類的良好局面。
讓公家大戶做先行者。率先推進政府部門、學校、醫院等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各類企業等垃圾產生大戶的垃圾分類工作。讓店家商戶做示范者。嚴格落實分類投放、實行分類運輸舉措,打通資源利用渠道,確保分類有質效、減量見成效。讓千家萬戶做參與者。通過面上宣傳、短信推送、源頭追溯、公示排名、經濟獎勵等方式,最大程度地激發群眾參與垃圾分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把廣大群眾發動起來、讓其參與進來。
積極推動垃圾分類社會化運作、專業化運營,加大在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繳稅納稅等方面扶持力度,培育一批環境效益高、經濟效益好的骨干企業。考核獎懲精準有力。將垃圾分類考評結果納入鎮街、機關部門年度績效考評,強化獎懲激勵;將物業服務單位、企業商戶的考核結果,與榮譽評定、招投標準入、經濟補助等相掛鉤,形成動態制約;同時,對于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不履行、投放不正確、收運處置不合法的個人和單位,開展常態化執法查處,形成有效執法威懾。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