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江蘇首例涉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審

21名販賣穿山甲者公開賠禮道歉

已交齊88萬元資源破壞補償費,案件刑事部分仍在審理中

發布時間:2019-03-26 09:25:23 來源:中國環境報 見習記者 韓東良

  “現我們在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查處教育下,已充分認識到非法買賣穿山甲給這一物種帶來的致命性打擊,給生態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在此我們表示真誠悔罪,自愿依法接受刑事處罰,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并特此登報向社會公眾表示誠摯的歉意。”

  上述這段文字是江蘇省首例涉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中,21名涉案人日前在省級媒體上刊登的公開道歉。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檢察院作為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將21名被告人告上了法庭。請求判令21名被告在省級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并承擔資源破壞補償費用。

  目前,21位被告人已經交齊了88萬元的資源破壞補償費。案件的刑事部分仍在審理中。

  ■案件回放

  順藤摸瓜抓到供貨主

  2018年4月,常州市金壇警方接到林業部門移交的舉報線索,在金壇城區一家飯店內,可以吃到穿山甲做成的菜,價格高達上萬元,飯店老板還對到店用餐的客人表示,貨源穩定,要想吃穿山甲的話,提前預約就可以。

  金壇警方接到報警后,展開了暗中調查,發現除了這家被舉報的飯店外,金壇還有好幾家飯店也都有穿山甲賣,而這些穿山甲都來自于溧陽的一家水產批發店。水產店位于溧陽戴埠的農貿市場里,店主是50多歲的遲某夫婦,他們表面上做著水產生意,暗地里販賣各種野生動物,其中就有瀕危野生動物穿山甲,還曾被溧陽警方處理過。

  經過警方調查,遲某夫妻從上海的賣家手里進貨。這些穿山甲通過物流貨車被送到溧陽,然后再送往金壇、宜興等地的一些私房菜館。經過3個多月的偵查后,金壇警方摸清了穿山甲買賣的非法鏈條。警方組織了50多名警力,分赴溧陽和上海,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統一收網,抓獲21名嫌疑人,依法扣押穿山甲活體7只、凍體39只,穿山甲鱗片若干,穿山甲制品兩袋。

  經查,2018年4月~6月,袁某、杜某等21人明知穿山甲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仍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以每只6000元~兩萬元不等的價格,從廣東、深圳、上海等地收購,出售至溧陽、金壇等地的飯店供顧客食用。

  在非法交易的過程中,為了讓穿山甲增重多賣點錢,這些販賣穿山甲的人向穿山甲的體內灌水、面粉團和石頭等。此案查處沒收的7只活體穿山甲雖然當時被解救了出來,但是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健康狀況極差,被送往野生動物園救助后,最終還是在兩個月中陸續死亡。

  穿山甲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評估為極度瀕危物種,由于物種較為原始,對生態系統依賴大、體溫較低且體溫調節能力差、先天免疫基因缺乏、容易得病等原因,很難人工圈養。

  非法收購、出售穿山甲及其制品的行為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為此,此案被移送至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之前,金壇區人民檢察院就積極開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調查核實和分析論證工作。

  ■多方評估

  最終確定賠償標準

  據警方調查,一只活的穿山甲最初以8000多元的價格出售至上海的杜某手中,杜某再以一只9000元的價格賣給溧陽的遲某,遲某則是再加2000元,以11000元左右的價格轉售至其他飯店的店主手里,就這樣,一只穿山甲到客人的餐桌上差不多要經過6次轉手,而最終的價格高達兩萬元。每一個中間商都能從中獲得1000多元至三五千元不等的利潤。

  提起公益訴訟的必要性如何論證,如何確定訴訟請求、賠償標準……一個個問題擺在眼前,目前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無疑增加了辦案難度。金壇區人民檢察院一次次開展案例研討,明確證據標準和補證方向,還專門找了專家出具咨詢意見。

  參加了此次公益訴訟的檢察官鄒慧娟說,僅穿山甲的賠償標準這一項,檢察官就討論了很久,還專門找到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穿山甲專家組成員出具專家咨詢意見。

  專家提出,根據相關規定,涉案穿山甲極度瀕危,任何捕殺行為都能夠導致種群結構崩潰,影響繁衍。穿山甲被獵殺,會導致所在區域的白蟻種群密度上升,加重對當地森林的危害,影響生態環境。

  專家認為,從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科學研究價值等多方面進行評估,一只穿山甲一生創造的資源價值為51萬元。今年1月,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檢察院經過訴前公告、層報審批等環節后,正式向法院對袁某、杜某等21人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案提起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21名被告在省級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按照每只穿山甲8萬元的標準承擔總計88萬元的資源破壞補償費,同時承擔專家咨詢費用。

標簽:生態環境;公益訴訟;賠償標準;警方;物種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