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郭塘村:“垃圾”造風景 美麗風景帶來美麗經濟

發布時間:2019-03-20 07:11:55 來源:衢州日報 記者 呂涵 報道組 錢李源

  3月14日,車子駛入常山縣新昌鄉境內,山重水復,又見一村。    

  村口,涼亭玉立在草地間,一側矗立著幾塊巨石,寫有“郭塘村”三字,另一側,由舊陶罐、鵝卵石搭建的“流水”景觀尤為別致。    

  步入村內,舉目皆景。舊自行車搭建的路邊圍欄、毛竹搭建的涼亭、舊輪胎做的花壇、舊陶罐改造的花盆、廢棄木料堆疊而成墻體造型……在郭塘村,“垃圾”變新景,新景成財富,正在逐步變為現實。 

  “垃圾”變成鄉村新景

  去年年底,郭塘村在文化禮堂一側新鋪了條石子路,直通荷花塘。    

  記者抵達時,村保潔員余菊英正在清掃這條路,遇到難以清掃的石縫,她彎下腰撿拾落葉,“的確比水泥路難掃,但是這條路讓村子看起來更美啊。還是村書記有創意,你看這都是用河里的鵝卵石鋪的,路邊的花盆都是用舊塑料瓶改造的。”余菊英對村子里的改變贊不絕口。    沿石子路繼續走,一排排民房,庭院寬敞。其中一家,由木料堆疊而成的墻體造型,讓人眼前一亮。

  “去年八月,村里把老房子拆掉后,村書記利用老房子的廢料幫我們設計了庭院景觀。”79歲的村民劉維忠指著木墻開心地介紹。    

  71歲的村民劉炳根則為毛竹建成的雞棚點贊,“以前,大家的雞都是散養,村路上常見雞糞,一不留心就會踩上,很臟。如今,村書記給養雞戶設計了雞棚,就是用山上的毛竹搭建的,美觀實用,成本低。”劉炳根相告。

  村民口中的創意村支書就是80后小伙子張榮,2013年,從事環保產業多年的他回村擔任村支書。“走過看過許多美麗的鄉村,心里總想著為村民打造一個生態宜居的環境,也為村莊增添一份與眾不同的美感。”擔任村支書之初,結合專業特長,張榮提出“垃圾”造風景的點子。    而今,舊毛竹、廢木料建成的涼亭、籬笆,天然去雕飾;房前屋后,放著三兩只破缸破甕,花草點綴其間,自成一道風景……“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只要把這些垃圾好好利用起來,就能造出鄉間新風景。”張榮介紹,這些年,村里將“三改一拆”“農房整治”后留下的廢料轉化成一道道新景,節約資源又有新意。 

  美麗風景帶來美麗經濟

  郭塘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環保村,前來游玩的游客多了起來。這一改觀,吸引了不少在外經商的村民回村創業。    

  老校舍農家樂是村里首家農家樂,由村小學改建而成,“我們從小都是在老校舍讀書的,對這里有感情,而且村里現在越變越美,所以想回村創業。”農家樂老板張思群告訴記者,農家樂去年五月份開始營業,生意不錯,到目前為止,營業額有三十來萬元,“目前,村里還有三四家農家樂正在謀劃,也都是在外經商的村民回村投資。”張思群介紹,他現在還有另一個身份——村兩委委員,專門負責村莊宣傳。

  會計洪玉仙原是金華人,嫁入郭塘村二十多年,此前在義烏銷售小商品,因照顧家中老人和孩子,常年往返義烏和常山。“2014年,村書記邀請我到村里幫忙,當時環保村已經在建,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想法,便留在村里。”工作之余,洪玉仙還是當地的來料加工經紀人,從義烏承包來料加工業務,分給村中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婦女做。“在選擇來料加工產品時,我會仔細挑選,像這幾年主要在做的布藝花制作簡單、環保美觀。”洪玉仙說,雖然現在的收入比從前減少一大半,但看到留守老人和婦女賺錢時的喜悅,她的幸福感也增強了。

  “村莊美了,村民團結了,發展的信心隨之而來。”在張榮看來,廢物利用,“垃圾”造景,打造環保村給村民帶來致富機遇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做強做大。“前年,村集體在村中央流轉了300畝多土地,目前,已經建成荷花觀景塘,玉蘭樹、桃樹等苗木基地,這既是美麗風景,也是美麗經濟。”張榮相告,除了鄉村旅游建設外,村里還打算和高校合作,打造生態環保教育基地,邀請學生來村里參與廢物改造項目。 

  美的不只是村容更是人心

  記者手記

  采訪過程中,一個個細節觸動了記者,村保潔員余菊英在清理難打掃的石子路時,毫無怨言,她認為石子路相對于水泥路是美的;村民劉維忠每日打掃院內木墻景觀,以此為榮,當記者提出拍照時,夫妻倆相互依偎著走到景觀前,露出笑容;村民劉炳根不認為圈養雞鴨更麻煩,他告訴記者,毛竹雞棚美觀實用;村書記張榮在陪同記者采訪期間,會很自然地幫村民掃地、燒火……其間,張榮講起,去年,村里建設項目超出預期資金,拖欠了不少村民工資,他心里有愧,每日守在辦公室,準備向前來咨詢的村民解釋,沒想到,直到年三十發放完全部工錢,也沒一個村民來詢問,有位村民這樣說,村里的變化是實實在在的,我們的日子也因此越過越好,眼下,村里遇到了難處,我們大家也都能體諒。這一席話,令張榮感動不已。正如他所說,美麗鄉村建設最大的成效是美了人心,村莊生態宜居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村美人善,便是最好的結果。


標簽:村民;農家樂;垃圾;來料加工責任編輯:仲瑤卿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