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白洋河濕地公園,水面碧波蕩漾魚翔淺底,岸邊綠意盎然一派生機;長廊曲折蜿蜒游人散步,洋溢著小城慢生活的優雅格調,江南水鄉的宜人風貌呈現在眼前。
很難想象,幾年前這里曾因緊固件企業林立,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生活垃圾和工業污染物隨意排放,白洋河生態系統退化嚴重,原本20米寬的河,被各種垃圾堵得滿滿當當,“清水河”變成了“銹水河”。別說魚蝦活不了,村民都不敢拿水澆地。
從2014年“五水共治”工作的開展,到“河湖長制”,再到“美麗河湖”建設,這里迎來了轉機。嘉興市海鹽縣以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增強河流管護水平、彰顯河流人文歷史、提升便民景觀品位為主要抓手,進一步保障水生態安全,提升水景觀文化,健全管護機制,積極將白洋河打造成“水網相通、村水相依、人水相親”的河道水環境。目前,白洋河經過污染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打造、文化提升等一系列措施綜合提升,水清岸綠的白洋河又回到了世人眼中。
白洋河只是海鹽眾多“美麗河湖”創建的生動縮影。在各河道建設親水綠道、親水平臺、人行棧橋等親水便民設施,在河道內種植水生植物,美化河道景觀;推進河岸建筑拆遷、環城河綠道建設、清水工程和綠化景觀工程、推動連通工程建設,優化河岸綠化,建成景觀河道……隨著海鹽縣“五水共治”工作的展開,海鹽縣縣域水環境質量不斷提升。記者了解到,今年1至10月,全縣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考核良好。地表水縣控以上斷面水質繼續保持在Ⅳ類水及以上,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為66.7%,其中Ⅱ類比例8.3%,8個市控以上斷面中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的有6個。
美麗鄉村建設“美”了鄉村,“樂”了百姓。水清了,岸美了,在河岸旁散步的人也多了。在注重水質變化的同時,海鹽縣在治水過程中,還非常注重鄉村整體景色提升以及百姓體驗感,海鹽縣在提升鄉村整體風貌的同時,還在各村都設置了很多設施和場所,讓村民在體驗鄉村景致改善的同時,還能提升村民的獲得感。
“以前浜里都是雜草,連魚蝦都沒有,夏天都是蚊蟲。現在水清了,夏天連蚊蟲都沒有了,晚上來河畔的游步道上做有氧運動、坐在石凳上、圍著石桌休憩閑聊的人可多了。”金星村村民高愛琴告訴記者。走在金星村的斜橋浜河畔,記者看到沿路還建有狀元亭、香樟園、家訓園、樹屋、草坪足球場、朱氏文化展示館等。“附近的村民對于現在村里環境的變化都贊不絕口,也都想奉獻自己的力量。現在村民一看到有破壞環境的行為就會來舉報。前幾天,武原街道有位養殖戶還捐獻了100多斤魚苗,讓我們放生在斜橋浜里。”金星村黨委書記朱水忠告訴記者。
來到通元鎮豐義村月湖畔,記者看到原來的礦坑,被改造成了一個山清水秀的公園,浮橋連接著山路和防空洞,山后還有一個茶園,公園里還有母嬰室、豐山石記憶館、農莊、月湖之約書吧……“我們在這里開了32年的小食品店,以前光顧的基本都是這里的村民,現在村里的水清了,環境美了,周末來游玩的人多了,店里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在豐義村月湖旁邊開小食品店的姜桂英告訴記者,以前店門口的路是石子路,車一過就全是灰塵,現在路鋪設得整潔多了。來月湖邊上晨練和晚上散步的人也多起來了。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