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在杭金衢高速連接線的樞里橋下看到,一條沿河景觀游步道穿梭而過,沿路的綠化景觀、特色小品給游步道增添了別樣的風景。橋下空地上,幾名工人正在安裝健身器材,今后,這里將作為柯橋區錢清鎮樞里村村民的休閑健身場所。而就在幾個月前,這里還是一幅堆滿雜物、又臟又亂的景象。柯橋區公路管理處進行橋下空間整治,并聯合樞里村村委合理改造利用,讓這片地方舊貌換新顏。
杭黃高鐵高架下的休閑公園。
在柯橋,這樣“變廢為寶”的故事正在不斷上演。紹興是著名的橋鄉,境內橋梁眾多,橋下空間面積大、管理難,尤其是一些靠近居民區、工業區的橋下空間,容易被附近居民侵占,有的堆放雜物,有的亂搭亂建,還有的成為垃圾堆,不僅破壞環境衛生,也帶來了潛在的安全隱患。
近年來,柯橋區大力推進橋下空間整治,全區340余座橋梁的橋下空間全部清理整治,用鐵絲網圍擋起來。與此同時,柯橋區公路管理處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城市治理等,對有條件的橋下空間見縫插綠,并進行改造升級,打造出多個橋下花園,成為老百姓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在改造過程中,我們會參考城市規劃和居民的功能需求,讓橋下空間發揮最大價值。”柯橋區公路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如錢清鎮西小江大橋下原是個垃圾分揀處,橋南面是錢清鎮中心小學,停車難問題十分突出,為此,公路處聯合錢清鎮政府將垃圾分揀處改造成停車場,可同時停放50多輛車,大大緩解了學校停車難。位于馬鞍鎮亭山橋村的柯海線跨線橋下被改造成了文化長廊,精致的繪畫、景觀小品等與美麗鄉村完美融合,形成了一道靚麗風景線。
為了保障整治改造成效,柯橋區公路管理處推出橋梁晨檢制度,給大橋配備“保姆”,由專人每天早上進行一次巡查,除了檢測橋梁安全性能外,一旦發現亂搭亂建、亂扔垃圾等問題立即整改。同時實行每月通報考核制度,將橋下空間整治情況與工作績效相掛鉤,確保橋下空間實現長效有序管理。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