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午,天公有些不作美。豆大的雨點讓工地更加泥濘,工人忙里忙外,不顧小腿肚上濺起的泥巴。在打樁處,6臺挖掘機正在加速作業。這是臺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三期擴建工程現場的一幕。
近兩年,隨著“垃圾革命”的縱深推進,垃圾分類行動在我市各地開展得如火如荼。只要分類得當,垃圾同樣也是寶。不論是在單位、學校、社區,還是在企業、商城,隨處可見市民在源頭上把垃圾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內。慢慢地,在臺州,垃圾分類成為了一種城市新風尚、新習慣。
記者了解到,我市每天生產生活垃圾6400噸,一年大約要生產生活垃圾233萬噸。數目如此龐大的生活垃圾年產量,無疑考驗著我市的垃圾處理能力。為了提升垃圾終端處理能力,我市各地正在加快建設垃圾處理設備,臺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三期擴建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該工程位于路橋區蓬街鎮十塘中心路以東位置,占地約80畝。“春節前已經完成了樁基的施工,目前開始進行工程主體部分的施工,包括主廠房、冷卻塔、煙塔等都將同步開工。”路橋區環境衛生管理處副主任黃官兵一邊指著工地樁基處,一邊說預計到5月底就可以開始安裝鍋爐了。
黃官兵介紹,該項目于去年8月1日開工,整個工程將在今年年底前完工并投入試運行。“該項目共建設兩條機械爐排爐垃圾焚燒生產線,日垃圾處理量達750噸,同時,配備兩臺18兆瓦汽輪發電機組和配套尾氣處理系統。”黃官兵說。
“不光如此,該項目采用的爐排爐工藝垃圾焚燒處理線可以省去不少預處理環節,如生活垃圾破碎、分揀等。配套的尾氣處理系統,可以把焚燒后產生的廢氣達到超低近零排放,優于歐盟標準。”黃官兵對該項目的亮點進行進一步闡述,“目前,椒江區日產生活垃圾650噸左右,路橋為850噸左右,該項目建成后日處理量達1500噸,剛好滿足了兩區的垃圾處理能力。日后,椒江、路橋兩區的生活垃圾將全部在這里進行處理。”
與此同時,記者還了解到,生活垃圾焚燒不僅能實現垃圾的無害化處理,還能為城市提供電能。“該項目的建成,每年還能為城市創造1.9億度電。”黃官兵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