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會議上獲悉,2018年,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密集人口場所累計擴面率達99.4%;5個省級高標準小區已正式運行;完成4條省級定時定點商業示范街的創建;15個市級示范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已驗收運行。2019年,開發區將以“一全四新”工作措施,進一步全方位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效改善了城市人居環境。
創新工作方法
垃圾分類擴面增效
2018年,開發區全面推進生活垃圾擴面工作,全區55個小區完成擴面,擴面覆蓋率達到99.4%。該區打造了經投大廈、莫林食品(歐美)、華美達酒店、智慧產業創新園、晴灣一期等機關企事業單位、規上工業企業、服務業企業、特色園區、省級高標準小區的示范標桿類。同時,該區還著重在生活垃圾分類的設施設備建設方面提升標準規范,對垃圾分類亭、垃圾投放點、分類垃圾桶、有毒有害垃圾收納箱、入戶垃圾桶進行了統一規范與提升。
監督考核一直是推進開發區垃圾分類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2018年,開發區創新每月一次互評互比互看互學工作,全年共開展月度評比10次,抽查了27個社區中85個小區。“通過互評互看更為有效地、直觀地查找問題,對癥下藥;通過互比互學則充分展示各社區因地制宜的工作經驗和做法。”開發區垃圾分類辦負責人表示,每周赴一個街道開展一次互評互比互看互學工作,已成為全區垃圾分類工作的特色。
去年,開發區4個街道也按照各自的實際情況創新工作措施,形成了各自垃圾分類工作的特色。比如,城南街道的2個省級高標準垃圾分類小區先行試點以來,逐步摸索出“不怕反復搞宣傳、不怕辛苦做勸導、不怕麻煩聽意見”的“三不怕工作法”,不斷改進和優化垃圾分類推進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同樣,嘉北街道運用了“社區、物業、社會組織、志愿者隊伍四位一體的服務模式”的“四聯動”工作法;塘匯街道將垃圾分類工作成效與年終物業補貼獎勵掛鉤,并建立明確“三方聯合,各方配合”的工作法;長水街道首創垃圾分類體驗館,有效進行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和倡導……“經過全方位的宣傳引導與強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從大家最初的陌生到熟悉,從不理解到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理念正逐步為大家所接受。”該負責人表示。
實施“一全四新”
垃圾分類全方位推進
近日,開發區正式下發了《2019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明確今年全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力爭達到100%,其中將新建8個省級高標準示范小區;打造10條省級試點商業街區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清運試點;打造10個省級定時定點投放清運試點小區;打造1個市級源頭減量示范小區,并持續推進垃圾分類質量示范點,力爭使該區生活垃圾分類完善、分類體系運行良好。
為保障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開發區將以“一全四新”的工作措施,全方位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據悉,該區將在2018年已完成強制擴面密集人口場所853個的基礎上,實現全區分類擴面全覆蓋。“我們將以社區為作戰單元格,以社區促街道、以街道促全區,從而實現全區分類立體化全方位覆蓋,達到‘三個一百’,即‘覆蓋面、知曉率、參與率均100%’。”該負責人介紹。
在已推進擴面的基礎上,開發區將對已完成生活垃圾分類擴面的單位進行提質增效工作,明確了新措施。根據計劃,該區將充實“勸導員、督導員、宣講員、志愿者”四員隊伍,人數力爭突破3000人;2019年新規劃建設的小區擬同步規劃配建智能垃圾投放設施,實現新項目分類設施“三同時”,即“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驗收”。
打造示范、樹立新標桿。開發區將全力打造一批新試點示范項目,主要是創建10條省級試點商業街區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清運試點、10個省級定時定點投放清運試點小區、8個省級高標準示范小區,以及重點打造以城南街道御香苑為市級樣板、富有國際范的一批源頭減量試點小區、示范農貿市場等項目。
加大宣傳力度,仍是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基礎。今年,開發區將以黨員干部青年志愿者為依托,開展“四百”宣傳工作,即聘請百名宣講員、掛牌百個宣講點、開展百場宣講活動、聘任百名小小監督員。同時,加強對志愿者服務隊伍的引導,重點開展“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商場(市場)、進賓館(酒店)、進窗口”等“八進”宣傳和服務,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凝聚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強大合力,打贏打好生活垃圾攻堅戰、持久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