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兩會期間,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圍繞城區垃圾分類和處理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那么,今年東陽城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將有哪些新動作?
代表委員心系 垃圾分類工作
東陽市人大代表陳尚進提出,近年東陽城區的衛生保潔狀況改善很多,但隨之而來的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稍顯不足,督察考核制度不夠完善,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強管理監督,推進綠色東陽建設。
“垃圾處理是一個事關民生、事關東城形象的重大問題。”東陽市政協委員杜嵐提出,目前東陽推進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進度慢,尤其是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東陽缺少相關的分類垃圾處理終端,垃圾填埋場也已接近飽和。她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快推進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和餐廚垃圾處理終端建設,確保東陽在垃圾處理問題上,能將綠色、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落實落細。
東陽市政協委員陳宵同樣關注東陽的垃圾分類工作。從居民門前的垃圾桶到垃圾中轉站,再到垃圾清運車,只要有時間,他就會扎進垃圾分類的工作中。“垃圾分類推廣以來,東陽城區的風貌有了很大提升,不過東陽的垃圾分類工作仍存在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分類處理模式單一、監督機制有待完善、居民意識有待提高等問題。”陳宵提出,東陽應在強化垃圾分類處理的設施建設上,建立多元化的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模式,構建全方位的監督機制并進行立法。
做好“源頭減量”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東陽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這些意見和建議,與今年東陽將要開展的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不謀而合。
昨日,記者采訪了東陽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葛海洋。
去年,東陽共處置生活垃圾近40萬噸,同比增長率控制在3%以內,其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已達100%,回收利用率已完成30%的目標。在開展垃圾分類試點上,東陽城區共推行垃圾分類試點380個(共747家),整體覆蓋面積為50.87%,試點小區分類覆蓋面為57.9%。
“今年,東陽將圍繞‘源頭減量’的總目標,做好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工作,完善嚴格高效的考核機制,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小區擴面工作。”葛海洋說,今年東陽還將加強對垃圾的分類清運,并探索推進垃圾分類智能化與市場化管理,深入培育市民的垃圾減量分類意識。目前,智能化垃圾分類投放設備已在東陽城區4個小區和1所學校中施工建設,預計將在本月月底投入使用。
記者還了解到,東陽垃圾焚燒廠與餐廚垃圾處理終端項目建設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目前項目已完成初步選址,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預計今年全面動工。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