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戶調查工作在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說入戶調查工作質量直接決定了污染源普查數據的準確性。根據幾個月入戶調查工作積累的經驗,筆者認為入戶調查工作能否做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調查初期技術路線的制定是否具有針對性,是否適用于轄區內污染源普查。下面以準格爾旗為例,對如何制定入戶調查技術路線做簡要論述。
第一步,注重培訓,把握指標解釋。盡管參加過幾次培訓,但我們發現,仍然存在一些普查員和企業填報人員對普查指標不了解的現象。例如,一些人不知道“工業生產總值”的概念,誤填企業利潤;不知道“廢氣排放口高度”指的是排放口的離地高度,更有小微企業主對自身不甚了解,全憑感覺選擇“企業規模”等。這些問題說明企業填報人員對指標解釋把握不夠準確,填報數據準確性不高。因此,與企業直接對接的普查機構應先組織培訓,使普查員全面了解技術規定,讀懂、吃透每一個指標解釋,切忌“想當然”的思想存在。
第二步,打造模板,按行業指導填報。在前期清查入庫階段,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普查工作,我們先按行業整理了企業名錄,然后在每個行業選取一家企業作為代表來填報普查表,并優先完成代表企業報表的一對一、專人三級審核工作。數據無誤后,將企業涉密信息隱去,制作成模板,供同行業的其他普查對象參照填報。在這種工作模式中,被選取的代表企業專業素質和積極性較高,能夠及時配合普查辦完成數據填報和修改工作,工作效率較高。與此同時,其他企業也有了同行業企業更加針對性的填表模板,避免了許多錯誤,這一做法同步提高了入戶調查數據采集的數量和質量。
第三步,做好質控,避免數據失真。提供行業數據模板后,就難免會有企業生搬硬套或照抄了事,以應付普查,這勢必會對數據質量造成極大影響。為此,我們劃分了10個組,每組選派兩名普查員和一名專業素質較高的指導員到企業核實數據的真實性。在此過程中,我們既按照要求核實查證了佐證材料,同時也要求普查對象對于無法提供佐證材料的數據來源予以說明。比如“堆場的面積”,有一些企業都是估算給出的,我們就要求企業在說明中列出計算的過程,這樣就給企業數據填報提供了思路,數據也就更接近于實際值。通過這種方法,確保了數據采集表中的每一個數據都是有來源的、可追溯的,最終保證了普查的質量。
綜上所述,做好入戶調查工作應先制定有針對性的技術路線。要確保普查員和指導員全面掌握指標解釋,梳理行業類別,編制行業模板,“入戶”嚴格把控數據質量關,分三步完成入戶調查工作,將更加有利于普查工作的全面有序推進。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環境保護局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