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環境衛生整治是全市中心城區品質提升工作十大行動之一,它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更是現代文明城市的重要標志。
在提升環衛水平,筑靚城市面貌這項工作中,南湖區住建局緊扣中心城區品質提升、垃圾分類等市、區重點工作步調,抓部署、抓落實、抓推進、抓長效,堅決打好城區顏值提升戰和分類全域覆蓋攻堅戰,為改善人居環境、建設“首善之區”、打造“品質之城”貢獻力量。□圖片由南湖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提供
打好城區顏值提升戰
城市品質是城市外在形象和內在氣質的統一,良好的環境衛生是城市品質的基礎。一直以來,南湖區住建局城鄉環境衛生監管中心以潔化城市環境、扮亮城市形象為己任,全力將南湖區打造成“全省最整潔有序的中心城區之一”。
在此基礎上,自去年12月起,中心將自身工作主動融入到中心城區品質提升這項市、區重點工作之中,以群眾期盼為著力點,開展市容環境衛生大整治專項行動,在春節期間持續做好城區環衛工作,全方位打好城區顏值提升戰。
節前,區城鄉衛生監管中心聯合各街道,開展了一場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大整治行動,取得了不錯的工作實效。
突出一個“細”,加大路面清掃保潔力度,延長機械化清掃時間,機械化清掃率保持在94%以上,集中清理河邊、岸邊一米內堆積的垃圾。針對亂張貼亂涂寫、橋下空間和綠化帶衛生死角等影響市容環境的“頑疾”,進行全面排摸,快速處置。截至2月15日,專項行動清理亂張貼9725處,清洗地面污跡339處,清理綠化帶906處,清理綠化帶垃圾42噸,清理橋下空間68處,清理橋下空間垃圾70噸,清理其他衛生死角84處,清理其他衛生死角垃圾31噸,清理河道兩岸垃圾25噸,清理河面垃圾149噸。
抓牢一個“嚴”字,區城鄉衛生監管中心克服監管力量不足的現狀,通過延長路上巡查時間,嚴格監督考核等方式,對本次大整治專項行動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監管,利用街道微信群做好信息互聯、工作互動,第一時間處置好各類問題,確保行動落到實處。
城市環境衛生工作境無止境,永遠在路上,既要打好集中整治的“殲滅戰”,也要打好防止反彈的“持久戰”。
新嘉物業的李明、龔碧香來自四川安岳,在嘉興做了十幾年保潔工作,夫妻倆只回老家過過一個春節。今年2月1日,倆人把在嘉興工作的兒子、媳婦叫到宿舍,提前吃了個團圓飯,便又開著垃圾清運車上路了。“想家也想家,但是過節期間垃圾量是最大的,所以我們要堅守在崗位上,讓大家在美麗的環境中過節。”李明說。
區城鄉衛生監管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這個豬年春節,全區的1000多名保潔員大多堅守在崗位上,為2019年縱深推進城市環境衛生品質提升工作打好基礎。
除了環衛工人的無私奉獻,一開年,中心及各街道也以奔跑的狀態投入到市容環境衛生提升這項工作中。
為落實《南湖區市容環境衛生大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鞏固階段工作要求,各街道根據實際情況,結合中心品質提升相關專項行動定期開展鞏固清理活動,將城市道路綜合保潔長效化和精細化落到實處。
與此同時,中心也在總結大整治專項行動的經驗,針對保潔問題動態性強、反復性大的特點,部署攻堅行動,不斷創新管理方式、強化管控舉措、緊盯責任目標,鞏固和健全道路保潔長效管理體制,不斷完善“管理無縫隙、責任全覆蓋”的市容環衛管理格局,用更多實的舉措做好中心城區品質提升工作的環衛篇章。
打好垃圾分類攻堅戰
新增10個省級高標準小區、3個源頭減量試點區,全域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強制工作,完善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化建設,全區城鎮生活垃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節后復工的第一時間,南湖區分類辦的工作計劃便被排得滿滿當當,條線上下以奔跑的狀態迅速投入到新一年分類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貫徹市三干會提出的“干就干最好、爭就爭第一”會議精神。
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首先要從源頭抓起。作為今年南湖區推進該項工作的一大關鍵著力點,源頭減量試點競賽已先行啟動。節后的第一周,區分類辦的主要負責人已趕赴上海實地調研,考察垃圾源頭減量相關設備的實際效果。
為營造“比一比、賽一賽”的“比、學、趕、超”氛圍,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源頭減量措施和分類模式,南湖區確定了絕緣廠小區、中央花園、天楓閣三個不同類型的小區和三水灣菜場開展源頭減量試點。“目前,試點方案已完成,正抓緊實施中。”區分類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試點的競賽目標是圍繞垃圾源頭減量,實現廚余垃圾不出小區。”
去年以來,生活垃圾分類“五大”專項行動在南湖區如火如荼地推開。區分類辦聯合19個區級成員單位、5個專項組及各鎮(街道),采取“一縱一橫”協同作是戰、“一高一低” 積分兌換等方式,掀起生活垃圾分類源頭減量、回收利用的高潮。
今年,在深化“五大”專項行動的基礎上,南湖區更突出“精細化”。在區分類辦的指導下,全區67個社區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的實施方案,實現“一社區一方案”,切實解決生活垃圾分類成效問題,形成了不少亮點特色。
比如東柵街道新南社區每天早晚兩次開展垃圾分類督導勸導工作,形成濃厚的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氛圍;聯手“春明環保工作室”等社會組織,開展“我和綠色有個約會”、“綠色家園、你我做主”等分類活動。
解放街道菜花涇社區抓住寒暑假等時間節點,成立小區“小小樓道長”團隊,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讓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走進千家萬戶。
隨著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入“深水區”,上周五區分類辦已經召開相關動員會,要求各地在本月底前摸清轄區內所有生產生活垃圾的居民小區、單位及公共場所底數,朝著全域覆蓋、提質增效的目標,堅決打贏垃圾治理攻堅戰。“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今年我們計劃通過五個聚焦、五個示范、五大行動,大力提升分類質量。”區分類辦相關負責人說。
聚焦目標任務、聚焦提質增效、聚焦持續發展、聚焦監督考核、聚焦隊伍建設,用“五個聚焦”對標先進城市,;打造示范機關(單位)、示范商超(商業街)、示范窗口、示范小區、示范個人,用“五個示范”形成濃厚氛圍;進一步落實源頭減量專項行動,進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體系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制度創制專項行動,進一步推進處置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進一步推廣文明風尚專項行動,用“五大行動”實現系統建設。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