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近日又增加4名新成員——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上海青浦工業園區、連云港徐圩新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近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驗收會上,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科技部聯合通過了這4家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驗收工作。
從2007年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科技部聯合開展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以來,已有93個各類園區開展了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創建工作,包括此次的4個園區,已有55個園區通過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創建。
打造中小規模園區生態樣板
經過4年的創建工作,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順利完成規劃提出的指標體系和重點工程項目。園區在產業升級、資源節約利用、精細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2018年園區工業總產值達到了413億元。
自創建以來,園區依托中小企業聚集的優勢,打造中小規模園區生態創建樣板,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全面落實清潔能源替代功能。實施重點企業五大節能工程,落實清潔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取消了5臺燃煤鍋爐,重點推進了8家企業的VOCs減排工程,完成20多個生態綜合治理點位,新增接納3000余家小企業。積極推進園區開展精細化管理,創建上海市節水型工業園區。
未來,上海綜合開發區將圍繞創新驅動推進高端轉型,產值融合推進低碳轉型,總量控制推進節約轉型,環境責任驅動推進生態轉型四大目標,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之路。
落實節約內涵式發展
上海青浦工業園區開展國家級生態園區創建工作以來,完成了29個重點項目的建設。單位工業的用地增加值、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工業廢水綜合利用率、單位工業增加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達到標準。同時園區工業年總產值超過了605億元,比基準年增長了27%,還將啟動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
上海青浦工業園區按照產業先進、資源高效、產城一體、生態文明的目標開展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創建工作,持續推進產業鏈延伸和高端轉型,扎實開展生態設計,完成了多項水資源循環利用工程,建立了廢物收集體系和節約化循環激勵體系。
園區全面落實節約內涵式發展理念,電子信息新材料精密機械、印刷傳媒等主導產業不斷升級,綠色制造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和循環效益明顯,促進園區融合發展。在生態敏感區的環境風險防控和水資源循環利用方面具有特色示范作用。
下一步,園區將繼續引進低碳發展,深化綠色制造,加強科技創新提升生態園區的建設驅動力。進一步加快產城一體化,打造精品園區,形成制造業基地生態化改造的典范。
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的產業體系
江蘇省連云港徐圩新區從打造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基地入手,按照生態智能融合示范的發展理念,建設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和智能化新區。經過9年多的耕耘,鑄建鋼管、虹港石化、斯爾邦石化等一批石化與精品鋼產業建成投產。徐圩新區夯實產業集聚發展的基礎,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
創建過程中,徐圩新區不斷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高標準編制各項產業規劃并嚴格落實,強化源頭把控和激勵機制。
徐圩新區在強化環境監管上下功夫,全面建成化工企業在線監測系統以及排污口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實現園區的水、大氣全范圍的自動監測監控,有效地提升了園區的產業發展水平和環境質量。
園區致力于實現化工行業生態建設及沿海經濟的低碳發展,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的產業體系。工業產值新增超過100億元,節水709萬立方米,每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35噸。
打造綠色智能汽車產業功能區
成都經開區是四川省和成都市以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為主導的國家新型工業化汽車產業示范基地,也是四川省重點培育的特色成長型千億產業園區。近年來,成都經開區大力推進企業清潔生產、行業生態共生和產業功能耦合,培養多層次生態循環圈,初步構建起了以整車制造為龍頭、關鍵零部件為支撐、高端研發為動力的汽車產業生態體系。
目前成都經開區圍繞汽車產業,規劃建設成都市綠色智能汽車產業功能區,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打造產業生態、創新生態、生活生態、政策生態在內的產業生態圈發展格局。加大環境保護投入力度,探索建立了經開區企業環保主管俱樂部,交流先進經驗。向專門機構購買環保管家服務,為園區企業提供專業咨詢、科技評價、科技成果推廣及轉化等技術支撐和人才服務。接受公眾監督,建立污染物排放公示制度。
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增強區域創新能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是成都經開區實現園區綠色低碳循環高效發展的必然選擇。下一步,園區將以綠色智能為方向,堅持排放減量化和產業綠色化并舉、資源利用綜合化和經濟發展循環化并重,著力構建產業低碳、資源節約、環境優美的綠色智能汽車產業功能區。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