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杭州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依托48家環境教育基地和綠色企業、生態鄉村等點位,精心組織5場環保開放日活動,認真推薦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主動邀請社會各界參與環保、關注環保,杭州市民對環保的滿意度不斷提高。
主動邀請
帶動全社會參與環保
為了讓市民親身體驗、實地了解環保工作,增強對環保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參與環保,杭州市環保宣教中心主動邀請社會各界參與環保開放日活動。
為盡可能讓各階層都能參與環保活動,環保宣教中心不斷擴大邀請范圍。比如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風監督員等,在社會上有著較高的威望,而有些本身又是環保行業的專家、學者,可以通過面對面地交流和互動,促進環保工作做得更好;環保志愿者、高校大學生等,環保熱情高、主動性強,并能積極參與環保實踐;中、小學生等對水、氣監測和污染治理有很強的好奇心,并能發揮“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帶動全家關心、支持環保工作。
因此,對每場環保開放日活動,杭州市環保宣教中心都會主動邀請各階層人士參與,并做好點位講解、車輛保障等工作。
定位精準
開放日活動貼近環保主題和群眾生活
結合當前杭州市生態環保重點工作,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美麗杭州”建設的主題,杭州市環保宣教中心在每場環保開放日活動定位選擇上,做到目標精準、貼近群眾。
藍天白云、清新空氣,是百姓對生活環境的期盼。
今年6月15日,首場環保開放日活動參觀了杭州紅山熱電有限公司的“超低排放”項目,這也是杭州市大氣清潔排放區建設點位。公眾代表對總控室的各類數據和圖表、超低排放的原理很感興趣,并向環保工作人員認真請教。
在蕭山區寧圍鎮空氣自動監測站,當公眾代表了解到杭州有144個鄉鎮街道空氣自動監測站時,表示欣喜,稱贊這些身邊的空氣自動監測站點親民、益民。
水環境治理、垃圾分類也是杭州污染防治的“重頭戲”。
8月16日,公眾代表來到了桐廬縣蘆茨村農村污水處理和垃圾分類點位。蘆茨村是首批“杭州市風情小鎮”創建示范點之一,依托自然山水風光,實施蘆茨溪流域綜合整治,將貫穿全境的蘆茨溪打造成了杭州市唯一的全流域可游泳河段。在垃圾分類方面,蘆茨村設置了一藍一黃、二藍一黃、藍黃大桶的垃圾收集方式,并結合實物獎勵和評優公示,鼓勵農戶及游客按可堆肥和不可堆肥進行垃圾分類投放。
活動豐富
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根據生態環境部與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做好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的要求,杭州市環保宣教中心將余杭區環境監測站、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場(天子嶺)、杭州七格污水處理廠(三期)3家單位確定為首批市環保設施公眾開放點。
為確保環保開放日活動取得實效,環保工作人員現場體驗3家首批開放點活動,并對3家單位的環保設施維護、線路設計、講解內容、活動開展等方面進行了多次指導。
杭州七格污水處理廠(三期),在實現環境效益的同時,積極致力于發揮社會效益,宣傳生態環保理念。公司在企業文化建設和環境提升上加大投入,對門廳、中控室展廳、構筑物外墻等進行環境改造,全面宣傳企業歷史文化、杭城污水治理情況等。
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場(天子嶺)推出了“跟著垃圾去旅游”環境教育旅游線,公眾可身臨其境地體驗城市生活垃圾“集、疏、運、填、復、用、觀”的一體化流程。通過趣味性、體驗性的環境教育,讓公眾與垃圾零距離接觸,向公眾普及垃圾處理知識,從而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
統計顯示,在參加“跟著垃圾去旅游”活動后,94.2%的市民愿意踐行低碳生活,92.3%的市民愿意更好地參與垃圾分類,89.7%的市民愿意減少日常生活垃圾的產生量。
豐富多彩的環保活動,讓社會各界更加關心環保、支持環保工作。根據市統計局調查,今年上半年群眾對治水工作滿意度達到92%。近年來,杭州市環保局在全市各部門的考核評價中,滿意度不斷提升。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