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家住西區的毛先生都會到西區市民公園練練太極拳、散散步,偶爾也會到鹿鳴公園跑跑步。“現在的衢州,空氣質量比前幾年大為好轉,變得越來越宜居了?!泵壬滩蛔≠潎@。
確實,1-11月,衢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AQI達標率88.6%, PM2.5濃度均值33微克/立方米,較上年同期下降15.4%,降幅居全省第1位,環境空氣質量已連續五個月排名全國前20位。治水滿意度位列全省第一,生態滿意度位列全省第二。
天更藍的同時,水也更清了。今年1-11月,衢州市9個國家水十條地表水考核斷面均達到年度目標,其中8個斷面水質類別優于考核要求;全市13個省控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Ⅱ類以上水體占比92.3%。全市出境水洋港斷面繼續保持II類水質,交接斷面水質考核預評估優秀。7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經過多年努力,生態,已然成為衢州最大的優勢、最響亮的品牌、最寶貴的財富。地處浙西盆地、工業結構偏重的衢州,用實際行動打響了這場漂亮的“環境保衛戰”,繪就了“大美衢州”的宏偉畫卷。
衢州市環保局也因此多次獲得上級黨委政府表彰獎勵,一系列榮譽也紛至沓來——在“千萬工程”和“美麗浙江”建設中,被省政府記集體二等功1次;在剿滅劣V類水工作中,被省政府通報表揚1次;在環境保護工作中,被市政府記集體三等功1次;成為全省“兩山”實踐示范區試點城市,被市政府作為執行十條軍規工作較好的典型,獲通報表揚1次。
好生態為衢州帶來“國字招牌”
今年10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經濟學分會2018年學術年會在衢州召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道路被作為衢州樣本,在全國知名高校一百多名教授學者前亮相。
“十多年來,衢州市始終牢記總書記的深情囑托,按照省委省政府對衢州發展的科學定位,堅持綠色發展方向,大力推進經濟發展轉型,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走出了一條有衢州特色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路子?!痹谶@次高規格的年會上,區市環保局局長夏汝紅以示范“南孔圣地、衢州有禮”作揖禮開始,介紹了衢州市打造“兩山”實踐標桿地的主要做法與成效,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
衢州也確實有這樣的底氣。
2014年至2017年,連續四年奪得“五水共治”大禹鼎;2017年,衢州市被生態環境部列為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同時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列為浙江(衢州)“兩山”實踐示范區改革試點,衢州又添兩張“金名片”。
“國字招牌”的背后,是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市委1433發展戰略體系,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的具體行動,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同時,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工作也在同步推進。今年7月,衢州市被省政府認定為第二批省級生態文明示范市。12月,開化縣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各縣(市、區)也緊隨其上,完成省級生態文明示范縣創建規劃評審。全市共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2457.12平方公里,占市域國土總面積的27.78%,開化縣被列入全省5個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的試點縣之一。
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高標準推進
空氣、水、土壤,是千百年來人類賴以生存的源泉,也是老百姓最看重的生態環境。地處錢江源頭的衢州,更是肩負著“一江清水送杭城”的政治使命。
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衢州市治水長效戰行動方案》《衢州市治氣攻堅戰行動方案》《衢州市治土持久戰行動方案》,實施各項環保專項整治行動18個、列出措施清單97條,污染防治“三大戰役”正高標準推進。
治氣攻堅力度空前。圍繞能源結構調整、落后產能淘汰、工業廢氣治理、全域揚塵治理、城鄉面源污染防治、監測監控能力建設,開展了治氣攻堅戰“六大專項行動”。不僅淘汰了44家落后和嚴重過剩產能企業,102家涉VOCs排放“散亂污”企業也完成整治,并淘汰高污染車2418輛。
治水提質卓有成效。通過開展清水保衛戰、重點區域環境整治,并大力推進涉水行業污染整治、工業“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同時完善交接斷面水質保護機制,以打響“治水長效戰”,水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雙港口和雙塔底兩個國控斷面水質明顯改善,水質類別由年初的IV類提升至全年的II類;完成綠色產業集聚區高新園區等7個工業園區的“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在全省率先建立衢州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治土清廢標本兼治。通過推進土壤污染詳查行動、污染地塊治理,落實危險廢物全過程管理,開展固體廢物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加強固廢處置能力建設等舉措,圓滿完成了175家工業企業污染場地詳查信息采集和質量審核工作;實現了危廢產生量5噸/年以上的產廢單位和所有危廢經營單位在線視頻監控系統覆蓋100%;累計立案查處固廢環境違法案件77件,罰款金額270萬元。
環境監管和服務發展更加精準
在總面積8844平方公里的三衢大地上,如何打造富有成效的環境治理?智慧環保項目的上線運行,讓這一問題迎刃而解。
智慧環保平臺“一圖六網”實現全域監控,讓環境執法更加智能。2018年,依托智慧環保,市環保局先后開展藍天保衛系列專項行動、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環境問題整治、環境隱患問題大排查大整治等專項執法行動。全市共辦理行政處罰案件300件,罰款2601萬元,金額同比增長78.03%,移送行政拘留22件,刑事移送4件。全市共受理各類信訪件1740個,調處率100%,未發生群體性環境信訪事件。全面落實24小時環境應急值班制度,出動各類應急響應14次,圓滿完成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等重要時段環境保障任務。
在環境監管更有保障的基礎上,服務發展也在不斷深化。市環保局充分發揮環保的職能作用,一手抓監管,一手抓服務,在以下幾個方面成效顯著,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開化、常山成功申報國家山水林田湖草試點工程;積極提升審批服務能力,涉及群眾和企業到環保部門辦理的事項均實現網上申報、網上受理,100%推行“無差別受理”,并建立重大項目跟蹤服務機制,對杭衢高鐵、351國道等一批重大項目,做到主動介入,提前服務;積極探索基層環境治理,充分發揮衢州環境醫院在服務企業、服務環境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為企業提供免費培訓、義務診療、制定“一廠一策”治理方案。率先在全國試點安全生產和環境污染綜合責任保險。目前,市本級安環險參保企業共計76家,保障人數超過2.7萬人,保費達946萬元,累計為企業提供106億元的風險保障。
環保改革讓群眾“最多跑一次”
今年8月的一天,衢州市九洲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洲來到市行政服務中心,為市環保局建設輻射處處長楊建云送上一面錦旗:“如果不是你們優質高效的服務,我都不知道要等多久呢!”
“7月初,我打電話給市環保局,說急著想要上馬一個項目,但什么材料都沒有準備。環保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一次次上門服務,熱情地教我們需要準備哪些材料,提前為我們把關。”周洲說,因為“最多跑一次”改革,他在辦理項目環評審批過程中只跑過一次窗口。而在這之前,來回跑最起碼得兩個月。
這是市環保局實施環評審批“代辦制”改革給企業帶來的便利。市環保局創新環評審批服務,實施“建設項目環境評價影響文件審批代辦制”改革,圍繞“減環節、優流程、壓時限、提效率”的改革要求,從申報環評文件到送達環評文件批文,中間各環節由環保部門實行全程代辦,有效避免企業多頭匯報、多次溝通的現象發生,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激發了企業市場活力。
據悉,從2017年開始,市環保局就按照市政府提出的“一窗受理、后臺審批、集成服務”要求,對審批辦理的內容進行瘦身、過程進行提速、信息進行共享,全面推進生態環保制度改革體系創建,實現了100%群眾和企業到環保部門辦事“最多跑一次”。
在方便企業主、提高企業效益的同時,我市還強化執法支撐,深化環保與公安、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聯動銜接,進一步形成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合力。同時,探索公檢法環聯合辦公室,環保與公檢法聯動機制進一步健全。
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舉措,也讓環保督察整改更加到位。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涉及我市的7項整改任務中,5項已完成整改銷號,2項正按計劃推進;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我市的343件信訪件,已整改完成335件,整改率97.67%。省環保督察反饋我市的26個問題,全部按序時進度推進整改,其中要求年底前完成的6項任務已基本完成;省督察組交辦的216件信訪件,已完成整改211件,整改率97.69%。此外,列入生態環保部飲用水源專項督查清單的15個問題的整改工作已提前完成。
通過督察整改,我市借勢借力破解了一大批突出環境問題。黃壇口飲用水源地環境問題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全面整治,得到了省委書記車俊批示肯定;衢江上方、常山輝埠鈣產業整治全力推進,上方片區190家關停企業中,已有173家實施土地復墾復綠……
好山好水好空氣,讓“衢州藍”成為了這座千年古城的底色,更贏得了民心。新的一年,衢州將加快建設“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以環境質量為核心,全力推進治水長效戰、治氣攻堅戰、治土持久戰,堅決守住生態紅線,夯實綠色本底,讓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工作再譜新篇。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