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筆220萬元珊溪水庫保水漁業收益正式劃撥庫周文成、泰順兩縣。據悉,這是珊溪水庫包頭魚自今年開始捕撈、銷售以來,漁業經營收益的首次發放,將由屬地政府負責對本區域內資金進行分配,重點反哺庫周經濟薄弱村發展。
去年底,溫州市明確由市公用集團珊溪水源保護分公司獨家經營珊溪水庫保水漁業,并在今年9月迎來珊溪水庫包頭魚首家特許經營門店開業。自此,從2012年放養在“大水缸”里的“深水”包頭魚搭上市場化快車,從水庫“清潔衛士”成了令人垂涎的“黃金魚”。據珊溪水源保護分公司副總經理林少彬介紹,按照水庫生態平衡的要求,目前已捕撈4斤以上的水庫包頭魚近12萬斤,銷售額達60余萬元。由于起步晚、銷售渠道還不完善等原因,今年發放的首筆漁業經營資金主要由市公用集團出資墊付。
記者了解到,今后每年分配給庫區的漁業經營收益將不低于220萬,并按照“多收益多分成”的原則,視當年漁業收益情況酌情增加。目前,溫州市已在文成、泰順開出3家珊溪水庫包頭魚經營門店,瑞安門店將于下周開業。此外,正在裝修中的鹿城、甌海門店有望在農歷年前開業,而電商渠道也在積極籌備中,讓優質味美的珊溪包頭魚“游”上更多市民的餐桌。為進一步提升漁業附加值,市公用集團珊溪水源保護分公司已組建經營管理團隊,赴千島湖等類似水庫學習借鑒品牌培育、經營銷售等經驗,珊溪水庫包頭魚PVC身份防偽標簽已在10月份投用,多措并舉打響“珊溪生態有機魚”品牌。
“從2011年開始在珊溪水庫內投放魚苗,并在2012年至2014年底實行了三年封庫管理,多年來養魚護水,迎來如今魚滿倉。” 珊溪水利樞紐管理局庫管處副處長劉化斌告訴記者,在此期間,庫周鄉鎮村居群眾制定村規民約護魚保水,投入了護漁管理經費與勞動,本次保水漁業收益反哺庫區,不僅將帶動庫周村集體發展,還將進一步推動珊溪水源保護邁入“共享共管”新階段。而根據保水漁業共享共管機制要求,庫區周邊鎮、村兩級保水護魚組織需做好日常巡查、勸阻垂釣捕魚、及時制止舉報盜捕行為等工作。下步,市珊管局還將對保水漁業收益資金分配情況進行監督考核。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