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守山山聚寶 護水水淌銀

三明市將樂縣不斷探索實踐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之路

發布時間:2018-12-18 15:49:06 來源:中國環境報 記者 魏然

  冬日的將樂縣,金溪河碧水潺潺穿城而過,河畔三三兩兩的垂釣者、冬泳愛好者悠然自得,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山水畫。

  1997年4月,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到將樂縣調研時曾作出重要批示“綠水青山是無價之寶”。正是這句囑托,20多年來,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一路畫好山水畫,才有了今天的美麗圖景。

  統一部署、統一安排,畫好山水畫

  在光明鄉永吉村,污水主干管網已連通每戶村民的排污口。順著排污管道往下走,在村部附近的一塊低洼地上,日處理100噸的小型污水處理廠即將竣工。

  “這是縣政府的PPP項目,總投入200多萬元,將徹底解決568戶村民的污水排放問題。”永吉村黨支部書記開心地告訴記者。

  長期以來,農村污水處理問題是許多地方的短板。如何彌補?經過探索,將樂縣率先在全省推行農村污水處理廠全覆蓋,采用PPP模式,總投資近1.1億元,覆蓋全縣61個行政村,預計今年年底可完成35個。

  “村民不花一分錢,不僅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還避免農村生活污水進入閩江第二大支流金溪河。一舉兩得,百姓拍手稱贊。”將樂縣環保局副局長徐猷春介紹說。

  綠色,始終是將樂縣發展的指揮棒。早在2012年,將樂縣即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第一副組長的生態縣建設領導小組,對全縣生態文明建設統一部署、統一安排,實施“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機制。

  為讓金溪河清水長流,將樂以河長制為抓手,涉砂行為專項治理攻堅走在全省前列。全縣37處河道采砂點,除了按規劃保留8個外,其余29處采砂場已全部拆除并恢復原狀。

  “這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今年以來,縣級河長對鄉級河長約談不下10次。”將樂縣河長辦主任張忠平說,“責任更實了,部門間的合力更強了。”

  辛勤的努力,畫出好的畫卷。今年上半年,轄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9.4%,主要河流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比例100%,無劣Ⅴ類水體。各種榮譽紛至沓來,將樂縣不僅是“美麗中國·深呼吸第一城”,還被授予“中歐綠色旅游城市”稱號,成為福建省唯一獲獎城市;并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國家級綠色名片。

  綠水青山是無價之寶

  今年9月28日,將樂縣舉行總投資64.77億元的32個產業項目集中竣工開工儀式,其中開工項目14個,總投資23.9億元,竣工投產項目18個,總投資40.87億元。

  守山山聚寶,護水水淌銀。在將樂,生態優勢正變成經濟優勢。近年來,將樂縣不斷實踐探索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之路。立足“深呼吸第一城”優勢,擴大優化旅游、健康、文化等產業。全國蹼泳錦標賽、國際皮劃艇槳板馬拉松公開賽等體育賽事相繼在這里落地開花。

  加速產業發展轉型升級,做大做強輕合金產業鏈,大力發展新材料、精細化工、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集群。通過“騰籠換鳥”的方式,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一批符合產業導向、帶動力強、體量大、數量多、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強的項目相繼落戶將樂縣。

  “我們是被這里的好生態吸引過來的。這么甜的空氣,這么清的金溪河,國內少有。”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半固態技術研究所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所半固態專業研發機構,2012年落戶將樂縣助力當地建設國內領先的輕合金產業基地。

  “有這么好的綠水青山,這么好的生態資源,就要轉變為金山銀山,實現成果共享。”將樂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曾經沉睡的“綠色”資源被喚醒,不斷轉化成發展的資本,給百姓帶來真金白銀。2017年,將樂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23.6億元,增長7.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0.7億元,增長8.7%。在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將樂縣堅持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并重。今年1月~6月,萬元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至0.355噸標煤,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經濟總量與污染物排放總量反向增長。

  生態文明引領鄉村振興

  在綠水青山間,鄉村振興悄然興起,生態文明漸漸蘇醒。將樂縣常口村,一幢幢小洋房規劃整齊,不僅有亭臺公園,還有露天游泳池,老村部門口的石碑上刻著村里20年前制定的村規民約:綠水青山、金山銀山,永續利用、惠澤子孫。

  站在村口,望著清澈的金溪河和對岸的青山,全國人大代表、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黨支部書記張林順清晰地記得:“1997年4月10日上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常口村調研,在老村部的院子里,他與村干部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我們的村集體收入有多少、人均收入有多少,對今后的發展有什么思路。”

  “走訪完,他思考了許久,然后語重心長地跟村兩委說,綠水青山是無價之寶,你們要畫好山水畫,扎實抓好山地開發,做好山水田文章。”

  1997年,曾經有一家木筷廠相中了這片山,報價超過10萬元。這樣的價格,對于當時村集體收入不足3萬元、村民人均收入不足2400元的常口村來說,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但一旦砍掉林木,恢復原樣至少需要幾十到上百年。算清了這筆賬,常口村對將來的路自然有了答案。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立足自然風光美、文化底蘊深、鄉風民俗好的優勢,常口村主動融入縣里的全域大旅游格局,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著力打造回頭山、常上湖景區項目。如今,常口村村集體年收入近88萬元,人均純收入達1.8萬元,分別比1997年增長29倍和7倍。

  “垃圾隨便倒,雞鴨滿街跑”的現象一度影響常口村村容村貌。去年5月起,經過村民代表決議,村里出臺“土”辦法:自公告之日起,一旦發現村民雞鴨滿村跑的,以5元一斤買下送給敬老院。沒想到,“土”辦法真管用,雞鴨滿街跑的現象沒有了。“村民的環境意識提高了,生態這篇文章做好了,村子的振興就有底氣。”張林順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吃生態飯,享生態福,子子孫孫就會有好日子。”這已成為將樂縣共識。

標簽:溪河;山水畫;綠水青山;冬泳愛好者;金山銀山責任編輯:錢華良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