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永昌鎮綠色發展提升生態附加值

竹筍之鄉 康養之境

發布時間:2018-12-18 07:19:07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 童獻豐 裘一琳

  深秋的富陽區永昌鎮,層林盡染,姹紫嫣紅。而遍布全鎮的3萬多畝竹林,則依然青翠欲滴。置身其境,令人仿佛覺得穿越了季節,重新回到了“勝日尋芳”的浪漫春天。

  永昌鎮位于富陽區西北部,與臨安區板橋鎮接壤,境內地形以山地為主,松溪自北而南橫貫全鎮,下轄的5個行政村依山傍水,掩映在溪光山色之中。全域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常年空氣質量指數為全區之冠,素有“竹筍之鄉、生態之鎮”之美譽。

  這里是全國雷筍之鄉,也是杭州市最美竹鄉,“天雷升”牌竹筍和“矮胖”鮮筍家喻戶曉,早筍、富硒筍獨具特色。“遲日曛來春筍出,永昌老少食有竹。西山萬竿妝碧綠,東坡千年悵眼福。”這是到過永昌,吃過永昌竹筍的游客,發在微信朋友圈上的一首贊美詩,是對永昌鎮“竹筍之鄉”的生動寫照,也是廣大游客心中對永昌的共同美好記憶。

  這里有全國文明村唐昌村,一溪二嶺山水秀,九橋十里風情濃,美麗庭院處處皆是,干部群眾魚水深情,共譜和諧樂章。同時,作為省級文明鎮,文明創建并不是停留在嘴上的口號,也不僅僅是可以看見的美麗嬗變,而是逐漸演化成了百姓自覺遵行的行為規范,乃至整個山鄉一種“由外而內”的不懈追求。

  近年來,永昌鎮黨委、政府持續打造美麗環境,振興美麗鄉村,發展美麗經濟,尤其是全鎮上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帶動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有力地促進了休閑、旅游、觀光業的興起,為鄉村振興戰略在富陽的深入實施,提供了令人欽羨的樣板。

  一項綠竹產業 帶動全鎮生態品質提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時刻秉持著這條理念的永昌人,守住了這一方凈土,也守住了“金飯碗”。

  竹筍,說白了不過是山里的尋常土貨,不知不覺間,卻成了炙手可熱的“人氣商品”。但這背后的深層意義,對城里人來說,這是“來自綠水青山間的問候”;對永昌筍農來說,則是“金山銀山的豐厚回報”。

  綠水青山,是百姓幸福生活的底色,是世代永續發展的源泉。嘗到了“金山銀山”甜頭的永昌人,從此更是將“綠水青山”這大自然贈予的瑰寶保護得細致入微。

  從2007年開始,世界森林管理委員會委托瑞士市場生態所,根據FSC認證10大原則、56項標準、270項分項內容,對永昌三個原行政村區域竹林的經營活動以及產銷監管鏈進行了認證,至2012年通過了5年的年度審核,2012年11月又通過了下一個5年的認證。而這些都標志著永昌認證區域的森林經營活動得到了國際社會和國際消費者的認可,取得了竹產品進軍國際市場的“通行證”。永昌鎮境內的毛竹林通過國際森林認證屬全國首家,堪稱綠色“金字招牌”。

  近年來,永昌鎮農業生態型鄉鎮的生動實踐,給筍農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也真正將“生態文明”內化于心、外化于形,不僅讓全鎮的生態休閑品質如節節高的春筍般一個勁往上提升,更是將美麗鄉村建設領上了新里程。

  此時此刻,一個有后勁、有活力、有個性的永昌鎮正在綠色崛起。在永昌山水間,春筍的產業化發展,完美詮釋了讓美麗山水同美麗經濟相融合、讓美麗生態同美麗財富共成長、讓美麗環境同美麗生活相和諧的“綠富美”故事。

  在美麗生態的悉心澆灌下,永昌鎮的唐昌村成了富陽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文明村”。走進唐昌村,寬敞潔凈的水泥路、錯落有致的小洋房、花園般的公共綠地總讓人眼前一亮。這里的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日益改善的生態環境,滌蕩了當地人民的世俗觀念,純凈了世居村民的心靈。在唐昌村,爭先創優氛圍濃郁,“人人都是環境、人人都是形象”思想行為蔚然成風。村里每年都組織開展“最美庭院”、“好媳婦”等評比活動,張榜公布先進名單,并在全村倡導“尊師重教、講德講法、明禮守信”的新型思想觀念,成為富陽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美麗縮影。

  生態農業、生態產業、生態服務業,這是“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三個路徑。通俗形象地講,就是“一山三吃”。其實,這種一產、二產、三產相互融合的業態,經濟界稱之為“第六產業”。讓“綠水青山”發揮出最大的綜合效益,為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開辟光明前景。這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是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帶來金山銀山的最佳實現途徑。為此,未來的永昌,還將以打造生態、休閑、美食為鮮明特色的“城西綠色小鎮風情游”為重點,通過延長竹筍產業鏈,堅持一二三產聯動,即一產發展竹筍種植業,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產量和質量;二產發展加工業,特別是精加工,提高資源附加值;三產發展貿易和綠色旅游,不斷開拓發展空間,從而實現竹林資源增量、產業增效、林農增收。

  一片好山好水 孕育出“三美”生態附加值

  永昌鎮青山相擁,綠水環繞,昔日“土得掉渣”的窮鄉僻壤,如今已是令世人心馳神往的康養大境,美食天堂。

  這是改革開放40年來帶給永昌鎮的美麗蝶變。

  良好的生態環境,正在鎮黨委、政府“三美”建設的持續發力下,孕育出獨具永昌地方特色的生態“附加值”。

  立足于產業美,實現提質發展。

  推進綠色工業發展,打好治水治氣攻堅戰,全面完成鍋爐整治和VOCs整治,空氣質量得到極大改善。從今年以來的監測數據看,空氣質量處于全區第一。

  圍繞“竹”字做好產業提質發展文章。目前,投入近5000萬元的省級竹筍特色園基本建成,集產供銷于一體的長盤竹筍合作社發揮重要作用,通過以點帶面,實現竹筍產業由量向質的轉變;進一步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培育了“富春龍”“天雷升”等多個省市農產品知名品牌,在省農產品博覽會、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上多次獲獎。

  “永昌三寶”名聲在外,使得“舌尖上的永昌”成為境內外游客休閑度假的聚焦點。永昌的竹山大多為黃泥土,且土層深厚,有利于竹筍生長。更因為其與青山、綠水、純凈的空氣相融,這樣的山水滋養與精心呵護下的永昌春筍,自然肉質肥嫩、口感特鮮,吃起來脆中還帶有股清甜味,是名副其實的“富春第一鮮”。作為杭州市“老字號”品牌、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永昌黃氏”臭豆腐,香嫩誘人,已享譽百年。產品遠銷各地,企業發展形勢十分良好。永昌饅頭質地松軟,容易消化,既是美食,又養胃保健。

  “永昌莊園”等一批美麗經濟樣板項目得到較快發展。今年以來,永昌鎮依托美食、美景等特色資源,成功舉辦“竹鄉美食節”、鮮桃開摘暨“百花大會”分會場等節慶旅游活動,著力推薦鄉村旅游,打造美食小鎮品牌。

  立足于生態美,實現綠色發展。

  按照環境再提升、節點再靚化的要求,舉全鎮之力,以全域景區化為目標,精雕細琢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竹鄉特色的永昌大花園。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投入近3000萬元,完成小城鎮項目建設,在鎮容鎮貌、集鎮秩序、衛生管理等方面得到鞏固提升,并實現長效管理。投入近4000萬元,推動精品旅游線路、青何村歷史文化村落項目建設,將山水資源、歷史文化串點成線,營造竹韻悠然的竹鄉風情。如今,永昌竹韻園、竹韻館等精品園區,已成為向世人展示永昌“竹的文化、竹的品質、竹的美食”的重要窗口,每個雙休日游人如織。

  推進新一輪“三改一拆”工作,確保新違建無增量,做好拆后土地復綠、復墾和綜合利用等工作,提高利用率。全面實施“五水共治”工程,抓好松溪永昌段綜合整治工程,加強小溝渠的清淤治理,著力提升農村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開展村莊整治、美麗庭院、垃圾分類、美麗廠區大比武,不斷提升美麗鄉村顏值。全力推行全域“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分類處理”工作,以垃圾的減量來檢驗美麗鄉村建設成果。

  立足于生活美,實現美麗嬗變。

  今年以來,鎮黨委、政府多措并舉,打造一流山村田園風光,構建美麗環境,推動永昌鎮鄉村振興走在全區前列。

  全面實施唐昌全國文明村提升工程,通過“三亮”舉措,著力推升村民文明素養;系統總結提煉長盤居家養老照料中心運行模式,在全區示范推廣,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全方位實施文化富民工程,文化禮堂率先在全區實現全覆蓋,著力發揮青何村非遺館在傳承文化、引導激發青少年愛國愛家鄉的積極作用;推動“名師名校”工程,繼續深化和鞏固小班化教育研究成果,成功舉辦全省小班化教育現場會、全市名師鄉村工作室現場會;順利推進國家衛生鎮創建工作,全域大花園建設初顯成效;鄉風文明建設常抓不懈,文明創建根植人心,且日益轉化成為大家的自覺行為,全鎮上下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由外而內”的美麗嬗變。

標簽:竹筍;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生態;鄉村責任編輯:錢華良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