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全國第三批綠色制造名單,我市浙江迎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榜上有名。紹興國家級“綠色工廠”的持續擴容,標志著全市綠色經濟已發芽吐綠、茁壯成長。
工信部提出的“綠色工廠”標準是:企業實現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達到這“五化”標準,并經第三方評價機構評價、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評估確認及專家論證、公示通過的企業,才有可能擁有“綠色工廠”的頭銜。迄今全國有802家企業躋身“綠色工廠”行列,紹興有8家企業獲此殊榮。這些企業都是綠色工業的佼佼者,如剛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的浙江迎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操作工只需輸入訂單編碼,自動化稱料系統就能調配好所需染料,精準控制水、電、氣消耗量,嚴格限制廢氣、廢水排放。
在人們對傳統企業的認知中,生產車間似乎與清潔二字不大搭界,只要做到不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不對勞動者健康造成損害,就已經是一個很負責任的企業了。但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下,人們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限制排放,還要控制能耗,不僅要達到過程清潔,還要實現循環生產,這種倒逼讓原先粗放增長的企業感到危機,要么在節能減排、轉型升級中實現“鳳凰涅槃”,要么在困守“三高一低”生產方式中走向衰落。在這一機遇和挑戰面前,許多企業因遵循綠色發展理念,成了“綠色工廠”,也有不少企業因跳不出粗放經營的窠臼,被時代所淘汰。
把綠色當作企業的生命,是近年來紹興制造業發展的一個亮點。原先那種廢氣、廢水、廢渣“跑冒滴漏”現象,只顧企業經濟效益、不顧社會環境效益的“野蠻生產”,在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日趨嚴苛的今天,已很難有生存之地,只能面臨“關停并轉”的結局。在市委、市政府念好“兩業經”的指導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了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正道。隨著紡織印染、化工行業的整治提升,刷卡排放、源頭治理的完善普及,“五水共治”、“五氣合治”強行倒逼,土壤修復與保護日趨規范,創建“綠色工廠”、實現綠色發展,已成為全市制造業邁向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共識正在凝聚,現在紹興許多企業已將清潔生產作為一種主動作為,體現在生產經營全過程。據悉,目前全市已有96家企業通過省級清潔生產審核驗收,全年節能4.47萬噸標煤,同時又新增162家企業列入省級清潔生產計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3%,降幅比上半年擴大1.4個百分點,超過全省平均1.9個百分點,名列全省第一。
“綠色工廠”是綠色發展的生力軍。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理念的引領下,厚植綠色根基已在全社會逐漸形成共識。在生產制造端,打造“綠色工廠”,實現“循環生產”,正由點到面、從少到多,改變著紹興的產業結構,并由此推動發展模式變“綠”、經濟質量變“優”,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奮力前行。
在生產制造端,打造“綠色工廠”,實現“循環生產”,正由點到面、從少到多,改變著紹興的產業結構,并由此推動發展模式變“綠”、經濟質量變“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