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晚稻收割時節,產生的大量秸稈如何處理是個難題,紹興市農業局近日在越城區馬山鎮舉行了一個秸稈綜合利用現場觀摩會,向種糧大戶宣傳秸稈綜合利用知識,倡導農業綠色發展理念。全市共有20多位種糧大戶參加了此次觀摩會。
紹興水橋糧食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章水橋有著20多年的種植經驗,目前承包的水稻種植面積達400畝。“早些年,水稻收割后產生的秸稈,我們都直接焚燒后用作肥料。為了保護大氣環境,從2015年起,我市全面禁止秸稈焚燒,我們開始按照要求對秸稈進行綜合利用。”在現場,章水橋演示了自己的做法:一臺拖拉機上加裝了秸稈粉碎裝置,行駛在稻田里,可對秸稈根部進行滅茬。“滅茬的同時,秸稈被粉碎,長度一般在兩厘米左右,再直接還田。”章水橋說,“如果不粉碎,直接旋耕,秸稈太長,會影響下一季水稻的生長,甚至會導致水稻枯死,最終影響收成。”
隨后,另一臺打捆機開始現場作業,雜亂的秸稈卷入機器內后,出來后打捆成方型,整齊有序。“跟粉碎還田不一樣,打捆的秸稈將運到其他地方再綜合利用。”章水橋說。
據紹興市農業局有關人士介紹,目前,我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4%,主要是“四化”利用,即大力實施秸稈機械粉碎還田,推進肥料化利用;鼓勵發展秸稈固化成型、秸稈沼氣等秸稈燃料化產業;鼓勵養殖場(戶)和飼料企業利用秸稈生產飼料化;積極發展秸稈基料化,應用到食用菌生產、毛筍雷筍培育等。其中,秸稈粉碎還田是近年來秸稈綜合利用的最重要方式,為此我市農機部門加大了對各類農機的推廣。截至目前,全市已擁有秸稈粉碎還田機270臺、旋耕滅茬機2574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