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南湖區水利局了解到,20個超聲波流量計正在加緊采購,這些流量計將安裝到泵站,用于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灌區用水量計量。為期三年的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已在南湖區拉開大幕,至2020年,全區24.34萬畝農田將完成水價改革。
南湖區一年用水量為2億立方米,其中一半為農業用水。而農業田間放水由承包制放水員或雇傭制放水員負責為主,不向農業用戶收取水費,以對用水戶征收相應的“電費”為主,田間漫灌現象比較嚴重。
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不僅是國家、省、市要求,也成為南湖區節水型社會建設的迫切需求。“故此,南湖區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核心目標為‘節水減排’,即利用量水設施精準計量、以電折水間接計量等方式,實行農業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提升農民群眾節水意識,普及‘用水有價’的概念。”區水利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將通過填補水價成本缺口,建立農業用水精準補貼制度與獎懲制度,探索終端管理模式,明確工程運行管護責任,以保障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良性運行。
南湖區改革范圍為全區有效灌溉面積區域24.34萬畝。以鎮(街道)為主進行劃分,全區劃分為5個改革區域,分區內選擇具有代表性的31個典型灌區開展數據收集、分析,并作為用水定額、水價成本測算的基礎;多處典型泵站通過以電折水系數率定,為間接量水、用水考核提供依據。
改革期間,南湖區工程改造提升均結合2018至2019年中央小農水項目縣工程進行建設,對灌區泵站、末級渠系進行提升改造,為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夯實基礎。在典型灌區渠首或主要進水口適當位置安裝合適類型的量水設施,實現典型灌區灌溉用水能夠準確計量。今年南湖區典型灌區提升改造內容為新建泵站11座,新建低壓管道PE給水管2.3萬米,灌溉面積2708畝。
通過典型灌區的深入調查,南湖區將科學測算出不同種植結構典型灌區的成本水價,并根據南湖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農民群眾承受能力,綜合提出南湖水稻、蔬菜、瓜果的成本水價,劃分三檔超定額水價階梯。并根據各鎮(街道)不同管護水平考核結果,分兩檔(合格和不合格)考核精準補貼村集體;節水獎勵按照優秀村、良好村,逐級下發到村集體。
根據測算,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完成后,實施“總量控制、定額管理”,灌溉用水量將減少,同時,灌區進行工程改造和采用節水技術措施后,渠系水系數提高,屆時綜合水稻田畝均可節水10%至15%,極大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