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優良率74.4%,較去年同期提高4.1個百分點;PM2.5濃度40微克/立方米,完成嘉興市41微克/立方米的年度目標……”日前,區治氣辦發布了新一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度通報》,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轄區內主要空氣質量數據指標達到嘉興市年度目標,這意味著,南湖區通過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讓市民樂享更多藍天白云。
空氣環境質量事關人民群眾切身感受、事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今年以來,南湖區按照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總體要求,圍繞年度目標,抓牢、抓細“五氣共治”各項工作。“一方面,我們建立健全了科學治氣機制,積極調整能源結構,加快構建清潔能源,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治理工業廢氣。”區治氣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另一方面,全區多部門合力實施重點區域廢氣整治,積極發展綠色交通體系,以切實改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
燃煤小鍋爐能耗高、污染重,是造成大氣污染的“元兇”之一,而主動調整能源結構,控制燃煤煙氣是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一環,為此,南湖區“對癥下藥”制定了《南湖區能源“雙控”三年攻堅行動(2018-2020)》,強化禁燃區建設,切實加快燃煤小鍋爐驗收和掃尾工作,截至目前,全區254臺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已全部完成淘汰改造。“同時,我們還建立了長效管理機制,定期開展已淘汰鍋爐回頭看,防止‘死灰復燃’。”該負責人說,可喜的是,加快推進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和替代煤炭消費進程正在南湖區穩步推進。
“太好了,工廠‘關門’后,周邊空氣確實好多了。”此前,位于七星街道的一家玻璃廠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散發異味,對此,區環保部門依照相關法規責令其關停,而縱觀整個南湖區,已有很多類似污染大氣的工廠被關停和淘汰。為優化產業結構,治理工業廢氣,區治氣辦將廢氣排放強度納入準入辦法,嚴格廢氣項目準入,共淘汰落后產能涉及企業157家、設備2011臺(套),并助力企業“退散進集”加快整治步伐,共完成騰退635家,騰退土地面積1003.72畝。
空氣污染含量多少?環境監察人員可及時知曉;空氣清新度如何?也有望實現數據定時公布。記者了解到,為了對重點區域實施重點監控,南湖區還立足“智慧環保”推進科學治氣。譬如,在大橋工業園區臭氣廢氣整治行動中,區治氣辦委托專業機構排查風險源,為企業建立臭氣來源“指紋庫”,使環境監管細化到“分毫”之間。再如,南湖區11個主體均安裝了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點,以實現監測數據預測預警全覆蓋。
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已走入大眾視野,不少市民常常會選擇租車出行,而南湖區轄區內共計140余個建設點位,801個布樁,近1000輛新能源汽車,滿足了越來越多市民的出行需求。“如今,我們致力于發展綠色交通,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該負責人說,不僅如此,區級各職能部門還積極強化機動車尾氣排放監管,加快黃標車淘汰清零,并推進油品升級,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不合格油品行為,同時,強化油氣回收裝置監管,建立了環保、經商聯合監管的長效機制。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