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錢祎 王慶麗)“老產業退化了,新產業沒跟上,小鎮未來何去何從?”站在原香菇市場拆遷后的一大片空地前,磐安縣冷水鎮的不少居民感慨:這里曾經是上世紀90年代全國最大的鮮香菇集散地,如今只留下一個陳舊的牌樓,述說著曾經的輝煌。
冷水鎮位于金麗臺交界處,早年間,鎮上家家戶戶種香菇,高峰時期香菇市場占地達5000多平方米,匯集上千家經營戶,一年銷售額達兩三億元。但如今,只剩下10多家香菇經營戶。
香菇產業為何越來越不景氣?當地一位鄉鎮干部告訴記者,鮮香菇種植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食用菌產業出現“南菇北移”趨勢,逐漸從福建、浙江等南方省份,向土地和勞動力成本更低、氣候更為適宜的北方地區發展。與此同時,磐安中藥材產業近年來不斷壯大,不少農民選擇種植經濟效益更高的中藥材。
隨著鮮香菇這一傳統支柱產業的衰落,冷水鎮也在不斷尋找新的增長點。
“由于之前鎮里缺乏規劃引領和產業扶持,原先有一定基礎的產業也在慢慢衰落。”一位鄉鎮干部說,與香菇產業類似,鎮里的紅木加工業也遇到了相似的困境。
對一個鄉鎮來說,做強一個主導產業,需要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恒心和專注。而在冷水鎮,多年來招商引資的重點不斷轉換,產業發展方向也不斷調整。
由于缺少核心產業支撐,城鎮的帶動力相應弱化,農民就業無法實現“離土不離鄉”。這個總人口不到1萬人的小鎮,外出打工人口常年有近2000人。目前,城鎮環境仍在整治,道路、污水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尚在完善之中。
“我們已經從這些年的產業發展歷程中意識到,關鍵是要依托自身的資源和優勢,形成有特色的主導產業。”鎮里一位干部分析,冷水鎮地處磐安山區,最大的資源是優質生態,“打開‘兩山’轉化通道,是冷水鎮當前的最大課題。”
立足生態優勢,把美麗鄉村串點成線,打造一條精品旅游線路。如今,冷水鎮已調整思路,重點發展休閑旅游產業,規劃建設特色運動小鎮,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