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河水運轉型發展中注入標準化,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昨天,記者從市港航管理局獲悉,全國首個內河水運轉型發展地方標準——《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建設指南》正式發布,同時發布的還有另一項地方標準——《內河普通貨船“多證聯辦”服務規程》,這是我市在全國內河率先探索標準化應用,為打造綠色水運高質量發展提供“湖州樣本”跨出的重要一步。
據了解,這兩項標準是在對我市內河水運轉型發展成功經驗加以總結和提煉的基礎上,以標準為載體探索形成的內河水運轉型發展可復制、可推廣模式的“湖州經驗”。《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建設指南》規定了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的體制機制、港口資源整合和結構優化、基礎設施、集裝箱運輸、臨港產業、綠色水運、智慧水運、安全應急等建設要求,適用于指導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的建設;《內河普通貨船“多證聯辦”服務規程》規定了內河普通貨船“多證聯辦”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窗口服務、服務流程、投訴監督評價及改進、技術支撐等內容,適用于內河普通貨船證書、文書的申領辦理服務過程。
我市是全國28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也是交通運輸部批準的全國首個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示范區”獲批以來,我市在集裝箱河海聯運、港產城聯動、港口碼頭整治、綠色岸電覆蓋、船舶污染防治、智慧水運建設和船舶證書“多證聯辦”、“多證合一”改革等方面先行示范、走在前列,推進水運供給從數量增長到品質提升,走出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為充分挖掘具有湖州特色的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建設標準,市港航部門梳理了一套涵蓋面全、實用性強的標準清單,計劃用3年時間制定發布17項地方標準,其中2018年發布9項,2019年發布4項,2020年發布4項。今年,除上述兩項標準完成發布外,《內河港航基層站所執法管理與服務規范》《內河高等級航道養護管理規范》《內河航道生態護岸建設規范》《港航美麗窗口創建指南》《美麗碼頭創建指南》《美麗航區創建指南》《內河智慧海事建設指南》7項標準也將發布。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