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水運是自古以來最便捷的交通方式。位于錢塘江入海口的杭州,又有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臨水而居,更成為了杭州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水,可以說是杭州的歷史根脈、文化基因、經濟紐帶。
如今,在杭州交通港航部門的努力下,已全面走向“三江四湖二河一溪”水運新時代,目前有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千島湖、青山湖、湘湖、京杭運河杭州段、杭甬運河杭州段、西溪濕地等共2004.9公里航道里程。杭州水運,正在邁入全面復興的新征程。
不可替代的水上運輸經濟命脈
在高鐵、民航、公路貨運高速發展的今天,水路運輸仍然保有運量大、能耗小、成本低等不可替代的優勢。
一直以來,杭州大宗物資運輸主要通過水路進出。事關杭州城市經濟發展命脈的重點物資,如成品油、電煤、建材、鋼材等物資運輸80%走水路。
隨著杭州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地鐵、亞運會保障項目、高鐵等重點工程建設加速,礦建材料、鋼材需求量大增。2017年杭州的礦建材料5846萬噸走水路而來,同比增長50.43%,鋼材吞吐量達1533萬噸,同比增長43.62%。
除城市經濟建設重點物資外,百姓正常生活需要物資也來自水路運輸。數據顯示,2017年杭州約有559萬噸電煤、127萬噸成品油走水路而來,可供1563萬戶家庭每日用電,平均每天可以為約11萬輛小轎車加滿油。另有33萬噸糧油副食品從水路運輸,其中90%供應市民菜籃子。
港口、航道、運力迎來發展巨變
40年前,京杭運河杭州段還是只允許100噸級船舶通過的近六級航道,擱淺、堵航是司空見慣的場景;杭州的港口還是人扛肩挑的簡易碼頭,默默無聞的內河小巷;木質船、掛漿機船、鋼質船都還在人們的記憶中一一閃回。
改革開放以來,京杭運河杭州段改造工程、杭申線改造工程相繼實施,杭州航道等級有了極大提升,四級航道里程已達412.97公里。
而隨著三堡船閘、杭甬運河、富春江船閘等一系列改擴建工程的實施,杭州陸續迎來了“江河相擁”(錢塘江和京杭運河)、“河海相連”(運河和東海)、“山海協作”(錢塘江中上游水運復興)等發展里程碑。
杭州港也成功實現了起步、發展和規劃突圍的三級跳。2017年杭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0714萬噸,繼續穩居全國內河億噸大港之列。全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1萬標箱,同比增長205.9%,從單純裝卸運輸為主向現代物流和內河航運服務為主的戰略轉型持續深化。
新世紀以來,杭州航運業不斷增大船舶載重噸位,提高拖隊運載能力,從400噸級及以下到500噸級和600噸級,后又發展至以800噸級和1000噸級拖隊為主。
擁江發展,“交通+旅游”新時代到來
對于老百姓來說,江河湖海不僅僅是身邊景觀,還是城市名片、消費熱點。
近年來,杭州交通港航部門致力于打造最美“文化”,全面啟動美麗碼頭、美麗航道、美麗航舶、美麗工程、美麗船廠創建,形成布局合理、脈絡清晰的“最美行業”創建網絡,實現“小美”到“大江河美”精彩演繹。
如今,“擁江發展”的號角已然吹響,“交通+旅游”融合的新時代已經到來,杭州航區正謀劃布局一幅“水上黃金旅游圖”,打造一張“水上基礎設施覆蓋網”,謀劃一條“水上旅游振興崛起之路”。大杭州的水上旅游產業逐步振興,未來,水上旅游產品將更加多元化,航線繼續向南北延伸,船型也將越來越豐富。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