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龍井村

古老村寨換新顏

發布時間:2018-10-13 08:46:07 來源:人民日報 記者 黃嫻

  位于全國歷史文化名鎮——貴陽市花溪區青巖古鎮西面的龍井村,是一個傳統少數民族聚集村落,布依族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98%。全村分為七組四院,依山傍水,森林覆蓋率達到70%。

  龍井村原名龍井寨,早在明代永樂年間就有布依先民遷徙到青巖境內,定居在龍井寨,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村寨正中央,一口千年古井水流潺潺,井水干凈清澈,流淌過小石橋,一路奔流而下,沿著水渠四散而去,村寨因此而得名。

  龍井村如今靚麗的容顏,來之不易。

  “環境變美了,鄉風也得跟著美”

  走在村子里,太陽能路燈嶄新亮堂,民居古樸素雅,文化廣場寬敞大氣,家家戶戶小院里種樹栽花,藍天白云下一派和諧景象。

  在村民龍啟華的記憶里,過去的村寨可不是這般模樣:一條進村路坑坑洼洼,天晴一身灰,下雨兩腿泥,一不小心就會踩上牛糞、豬糞,井水里時常漂浮著腐爛的菜葉子,空氣中彌漫的農家肥味道讓他至今難忘。

  變化從何而來?2011年,貴州省啟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示范村寨建設試點,龍井村被列入其中。利用600多萬元村容村貌整治獎補資金,村里建起了主干道、串戶路、排污管網、太陽能路燈、人畜飲水管網等10多項基礎設施。村委會主任龍發云介紹,村里36名共產黨員和村干部帶頭勞動,廣大村民積極參與,經過9個多月的奮戰,到2012年年初,村子的面貌得到了徹底改變。家家戶戶白墻灰瓦,寧靜的農家小院內魚池、葡萄架交相輝映。

  “環境變美了,鄉風也得跟著美!”這是環境改變后,村民的共同心愿。

  為進一步加強文明鄉風建設,將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種”進村民心里,龍井村所在的花溪區結合“農民文化家園”“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等項目,建設了集宣傳教育、文體活動、休閑娛樂、群眾集會為一體的農民文化活動綜合場所。

  在村口亭子里,布依山歌傳承人羅世西正在演唱自己創作的山歌《醉在龍井》。“現在條件好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豐富起來。”年前村里文化廣場上舉辦的一場音樂會,著實把羅世西“嚇了一跳”,“沒想到會來這么多人,把廣場都站滿了。”

  “日子越過越紅火”

  龍井村距青巖古鎮不過一公里,每逢節假日,古鎮的客流便會向附近的村寨“輻射”。見到有客人來,正在廚房里忙活的村民龍德班十分高興。4年前,在外打工多年的他看到村子大變樣,決心回家發展農家樂。家門口那棵上百年的柏樹,為龍德班的農家樂招攬來不少生意。

  旅游的發展為龍井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激活了龍井村其他產業的發展。好酒與好水密不可分,龍井村是大名鼎鼎的花溪糯米酒的主要產地。清醇甘甜的龍井泉水作為釀酒水源,使得龍井村釀造出來的米酒香甜、清冽。

  目前,全村90%的人家建有米酒作坊,光這一項每戶每年就可以增加4萬多元收入。龍發云介紹,村里還要成立合作社,把釀酒的村民集中起來,統一品牌、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把“龍井米酒”推向省內外市場。

  村民陳恒芬從小就會刺繡,但她以前從沒想過有一天會靠著這門手藝掙錢。龍井村修繕改造了村里的布依族老宅子,建設成體驗式布依刺繡坊,成為集參觀、體驗于一體的傳統工藝作坊。這樣的作坊,在村里有7處。

  每天午飯過后,村里的婦女們聚集到作坊,邊學習手藝邊制作刺繡,完成的作品直接賣給本地的一家企業。“現在家家戶戶住洋樓,開小車,日子越過越紅火!”村民龍啟發的滿意之情溢于言表。

  2017年,龍井村被列入住建部發布的第四批美麗宜居村莊示范名單。物質條件和精神生活都在發生巨變,村民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鄉村振興·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組長陳紹禹告訴記者,如今的龍井村,正在立足全域旅游,挖掘龍井農耕文化、布依族民俗文化,打造一站式全景布依文化觀光體驗旅游村。

  一幅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美麗鄉村畫卷,在這里徐徐展開。


標簽:龍井村;布依族;花溪區;村民;村寨;歷史文化名鎮;森林覆蓋率責任編輯:季建榮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