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痹邳S巖西部的嶼頭鄉,有一個“市級美麗鄉村精品村”——布袋坑村。村里有人說,得布袋和尚點化施法,這里的山水都留下了布袋和尚的禪機。這些傳說暫且不論,布袋坑確是一個環境優美、底蘊深厚、民風淳樸的古村落。
布袋坑村曾是貧困的偏遠山村,信息閉塞、基礎設施極差、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從2010年開始,布袋坑村大力挖掘古村落文化,依托布袋山風景區大力發展農家樂、民宿,隨著農家樂等服務產業的不斷壯大,古村落煥發新光彩。
探索新模式,走“旅游+”道路
布袋坑村深藏在黃巖西部大山的重重疊翠中,古橋、窄巷、木屋古墻……村人沿溪而居,房屋沿溪而建,大樹沿溪而長。
“我們的村莊是一個非常偏僻的村莊,很早以前因為道路不通,村民都是步行到街上趕集,到嶼頭的集市至少要一天時間?!秉S巖區嶼頭鄉布袋坑村黨支部書記黃官軍告訴記者,村莊曾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相對滯后的交通,長期與外界隔絕,直到后來山路修通,情況才有所改善。
路通了,村里的青壯年為了生計紛紛選擇外出打工就業,在最冷清的時候,布袋坑村里只剩下了三五十個村民,還都是老者。
如何帶領全村百姓致富,讓外出的“游子”歸鄉成了一大難題。鄉村旅游正逐漸成為時尚的休閑度假方式,黃官軍萌發了一個念頭:把整個村莊建成一個景區。
黃官軍告訴記者,過去農村不知道生態資源的開發潛質,白白浪費了很多有價值的古建筑和特色景觀。為此,他們引入高水平的專家團隊,高起點編制鄉村規劃,立足布袋坑村山水資源豐富,自然景觀奇特以及古村落保存完整的特點,將其定位成一個集山水觀光、農俗體驗、民宿服務為一體的休閑旅游區,引領村莊發展。
同時,布袋坑村積極引入政府和民間資本,“雙輪驅動”對村莊進行改造。經過幾年的發展,這個原本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名氣越來越大,吸引了無數游客。
“黃巖西部山區因為地形和用地指標等因素限制,絕大多數缺乏工業基礎和大規模農業發展條件,尤其是布袋坑村這類高山村,農業和工業的發展限制極大,因此嶼頭鄉一直屬于貧困鄉,而布袋坑村則是經濟薄弱村?!睅Z頭鄉黨委書記陳康說,如今憑借布袋山景區,布袋坑村通過旅游產業帶動村落發展,不僅摘掉了經濟薄弱村的“帽子”,還搖身一變成為了經濟強村。
依托旅游,促進農民增收
2010年,布袋坑景區正式建成;2011年底,全村第一家農家樂“布袋山莊”正式營業;2013年,布袋坑村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2015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通過五水共治,更新污水管網;改造道路,使村莊與景區相互融合;舊房改造開民宿……布袋坑村的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由于村落是沿溪而建,之前偶爾會有村民直接將垃圾丟到河水中,現在將村子開發成景區后,村民素質也提升了,在村子里都找不到垃圾的‘身影’了?!秉S官軍說,現在布袋坑村以鄉村旅游產業為基礎,走出了一條生態致富之路,村民也在鄉政府的鼓勵支持下陸續開辦高端民宿、特色農家樂、米酒店、饅頭店,并形成了集觀光、餐飲、住宿、特色農產品為一體的鄉村發展格局。
截至目前,全村已有農家樂、民宿13家,每年接待游客達12萬人次,營業收入達700余萬元。
“原先我們村里集體收入不到8萬元,一直依靠政府扶貧,如今布袋山旅游逐漸發展起來,不僅帶動了民宿、農家樂,還帶動了當地土特產的銷量,比如饅頭、豆腐、米酒?!秉S官軍告訴記者,在旅游旺季,游客需要提前一個星期預定房間,而一戶人家的布袋山饅頭一天則能賣掉上千個。
得益于環境的保護和旅游事業的發展,布袋坑村通過門票、停車費、民宿等方式,每年村集體收入累計獲益40多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5000-20000元,高效完成集體經濟薄弱村的轉化,越來越多的外出村民開始返村開辦農家樂、民宿,偏遠山村漸漸熱鬧起來,村民的腰包也漸漸鼓了起來。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