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臨海尤溪鎮政府向西行走數里,可見一塊高達數十米的巖石佇立在后山之上,巖頂微開,一邊像短粗的大拇指,一邊像其余四指并攏,當地人稱之為“指巖”,該村也因此得名“指巖村”。
如今,指巖村憑著優美的環境吸引了不少外來游客。
指巖村是江南大峽谷的入口村,村子雖不大,但依山傍溪,景色宜人。村內的雙坑溪流經柵下、下漲、沙衣遼、柴坦等10多個村,在指巖杜潭頭轉了個90度彎后,由北向南200余米與龍嶺溪匯合并流入義城港水系,在杜潭頭形成了天然游泳場。近些年,在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后,這個小村子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村里的溪流已改造完畢,溪邊辦起了農家樂,游客來往絡繹不絕。
橋寬了 水清了 客多了
站在指巖村大橋,四周青山如黛,綠水蕩漾,好一幅田園風光。誰也想不到,腳下的這座大橋,原來只有3.5米寬。
“隨著買車的村民越來越多,每當雙向來車,這座狹窄的橋便會讓人進退兩難。”指巖村村民委員會主任趙志能回憶說。
2014年,臨海市旅游投資公司準備開發指巖區塊的項目而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這與指巖村改造老橋的想法不謀而合,于是雙方合作,投資120多萬元實施橋體拓寬工程,原來3.5寬的橋面加寬后,變成雙車道7米多寬,嶄新的大橋,讓村民開車過橋再也不用擔憂彼此會“狹路相逢”,安全有了保障,也讓一方的風景更美。
談起近些年村子的變化,村民感慨最多的是村容村貌不斷改善帶來的商機。
村內燒烤莊園負責人張法谷告訴記者,“原先村內危房較多,村內環境臟、亂、差,現在指巖村憑著優美的環境吸引了不少外來游客。光是我們燒烤莊園,平日會接待上百名游客,在節假日人流量將達到一千人次。”
據了解,自尤溪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以來,村內很少看見垃圾,各種綠植也美化了村莊環境,提高了指巖百姓的生活質量。
“隨著村內環境不斷改善,村民的素質也明顯提升,不再向河道亂扔垃圾了。原先溪水兩邊雜草叢生,如今抓河道整治,又有專人負責河道保潔工作,指巖村儼然成為臺州人盛夏避暑戲水的好去處。”趙志能說。
新公園 新步道 新生活
如今,指巖村是臨海市美麗鄉村示范村,2015年—2016年完成臨海市美麗鄉村一期、二期工程,同時開展了村入口改造、溪邊民房立面改造,義城港駁岸整治。
村莊東岸的江濱公園,原先南邊是荒草地,北邊建有舊廠房,歸村集體出租,還有上世紀90年代建的娛樂場所,早已荒廢多時。這片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600平方米的區域,一直以來都是村里整治的重點難點所在。
“2013年,我們以‘三改一拆’為契機,村‘兩委’干部多次做承租方的工作,動員他搬移,最終將整塊區域騰出來重新整合規劃。”趙志能告訴記者,他們在爭取了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后,將村莊的東岸作為重點規劃,建成了如今的江濱公園,也就是江南—尤溪綠道終端的銜接處。
在村子西側,指巖村對沿溪兩岸的民居進行外立面改造,修建游步道,建造休閑長廊,每天茶余飯后,村民們愜意地散步于水岸邊;雙休日或夏天的傍晚,不少來自臨海城區的市民驅車來到此處休閑,在青山碧水間享受田園之樂。
順著堤壩,沿溪可繞一圈,這也是村民飯后最愛走的線路之一。“原先溪水兩岸都是石頭堆,一旦洪水來了,就會出現滑坡。對此,我們特意沿溪建筑堤壩,不僅美化了環境,還有利于防洪。”趙志能說。
為了提升村建設的檔次和品位,打造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美麗鄉村形象,指巖村未來將進一步改造村入口,新建游客接待中心,同時建設攔水丁步、沿溪游步道及生態停車場,不斷完善村內硬件設施,打造生態宜居的幸福家園。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