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紅梅圖、古戲臺、白墻黑瓦、黃色窗欞、仿古路燈……如今,去遞鋪街道鶴鹿溪村游玩的人,都習慣到村里的文化廣場走走、看看,結合徽派建筑風格,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文化廣場儼然成了村里的一處“新景點”。
據村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原先,這里是農房區,居住了12戶農戶,因為胡宗南、諸樂三等名人故居就在這個位置,在千年古村落打造中,將12戶農房全部拆除,建設村文化廣場,不僅成為一處新景,也是百姓日常休閑場所。“整個文化廣場面積約6000平方米,最大的特色是地面上的石雕紅梅圖和大棋盤。”該負責人說,石雕紅梅圖位于諸樂三故居前,面積200平方米左右,寓意做人要清清白白;而胡宗南是一名將軍,他愛好下棋,所以制作了大棋盤。
新景處處有。目前,鶴鹿溪村“一環一橫一縱”20公里旅游環線已全面完成;村委會大樓也進行了改造提升,除了種植新景觀,還設置了停車位;中心村至凈土“最美道路”建成,浦前“最美村莊”也有了新面貌,道路拓寬至7.5米;下莊“最美村莊”工程接近尾聲,將惠及500多村民。
村黨總支書記李升陽坦言,近年來,村里借助省級千年古村落創建、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創建以及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和省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創建等契機,在近2年內,村莊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前段時間,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我們也舉辦了農民豐收節,邀請部門、街道領導及村民現場感受鶴鹿溪的變化,不少村民都很激動。”據悉,一村民在“農民豐收節”結束后,還親自寫了一首詩表達內心的喜悅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
“接下來,村里的旅游集散中心也將完工,可以容納30多輛大巴車和70多輛小轎車,進一步提升村莊接待能力。”李升陽表示,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村委會同時收購了中心村的古民居,為村莊后續經營打下基礎,另外,老街小溪邊古民居也準備開發成鄉村酒吧。“利用現有的景點和山水資源,我們爭創國家4A級旅游景區,把客人留下來,讓村民富起來,使鶴鹿溪成為一個宜居、宜住、宜游的美麗和諧村莊。”他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