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的寧海胡陳鄉,田疇織錦繡,沃野釀芬芳。
幾年前,這里還只是寧波南部山區一個普通的農業鄉鎮。而今,質樸土地上新動能澎湃:全國美麗鄉村創建先進鎮、中國最美村鎮50強、省果蔬采摘旅游基地、市首批鄉村全域旅游示范區……一項項榮譽紛至沓來,全鄉的村集體經濟收益從2013年的324.3萬元增至如今的832.03萬元。
巨變因何而來?“因為敢想肯拼的好書記,因為團結實干的領導班子!”村民們的答案出奇地一致。聚焦鄉村振興實踐中的難點、痛點,胡陳鄉黨委書記張微燕和鄉黨政團隊找準根源、借勢發力、攻堅克難,籌資金搶項目,謀產業引人才,推動全鄉18個建制村競相開展和美鄉村建設,激活鄉村發展“一池春水”。
產業植入
鼓起農民“錢袋子”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根本。推進產業植入,項目是關鍵。以張微燕為首的鄉領導班子千方百計招能人回鄉、引企業進村。
在一次招商引資信息排摸中,張微燕偶然從村民口中獲悉,胡陳籍企業家國建偉正與合伙人尋找抹茶生產基地,該項目已在麗水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千難萬難,畏難最難。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不能放棄!”張微燕帶領鄉領導班子火速出動。
“張書記不僅帶來了最濃的故鄉情,還拿出全鄉土壤、水質、空氣等環境監測報告,優良的生態環境讓團隊在最后一刻改變了主意。”國建偉說。這個有機抹茶項目最終落地在胡陳車家村,投產后不僅可盤活上萬畝閑置的茶園,每年還可帶來3億多元的經濟效益。
思路一變天地寬。西翁村利用閑置房屋打造青少年戶外體驗中心,豐富了鄉村親子游項目;長山主村露營公園背靠東海云頂,吸引了一撥撥露營愛好者前來聽山風看日出。如今的胡陳鄉,“幸福梅山”“桃花源里”“中堡人家”等“八村八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鄉村主題板塊。
引來“活水”
灌溉鄉村“夢想田”
借著美麗鄉村建設東風,梅山村村民的居住品質提升了。如何打通美麗環境向美麗經濟轉化的通道,如何增強村莊的造血功能,成為擺在張微燕等鄉領導面前的又一課題。
在一次民宿論壇上,張微燕遇到高遠文旅集團負責人徐恒勇。茶歇時間,她熱情邀請徐恒勇來胡陳鄉做客。
高遠文旅對在胡陳鄉梅山村發展民宿十分看好。著眼于村莊的長遠發展,張微燕在融資方式上苦思冥想,尋求雙贏的方式。最后,高遠文旅集團投資1700萬元建造民宿綜合體“心宿無塵”,梅山村“以景入股”,每年可得到租金、資源使用費等收入35萬元,并參與項目分紅。20年后,項目將移交給村里。
“心宿無塵”開業后迅速成為網紅民宿,人氣日益高漲。如今,村里規模100畝以上家庭農場已有十多家,瓜果采摘游四季不斷檔;14戶村民正計劃將自家農居房改造成民宿。
張微燕帶領胡陳鄉領導班子,探索吸引多方資本促進農村產業發展。截至目前,13個鄉村振興項目已全面啟動,投資額4.6億元。
人才進村
激發鄉村振興“原動力”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要用文化留住鄉村的魂,要用創業喚回年輕人的心。”張微燕說,站在新的起點上,胡陳鄉比任何時候都渴望人才。
今年5月,海峽兩岸鄉村建設合作項目——胡陳鄉“光點聚落”鄉村振興計劃啟動。隨著多彩市集、光點學院等項目的開展,一群群年輕農創客來到這里分享創意,尋找伙伴,返鄉創業激情彌漫在空氣中。
促進鄉賢回歸的舉措不斷推進。在張微燕力邀下,胡陳鄉能人賴其印將企業交給兒子打理,只身一人回到大賴村擔任村干部,并牽頭在外創業的能人捐資1800萬元修建村文化禮堂。在全鄉目前的基層干部中,有11位是回鄉能人。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每一幅鄉村發展畫卷的背后,都有一組揮灑汗水的群像。全鄉以休閑農業、戶外運動為抓手,搭建鄉村比拼大擂臺,對干得好的給予獎勵,給后進者施加壓力,掀起鄉村振興干事創業熱潮。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