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鐘山,漫山遍野的山坡上,稻浪滾滾,一片金黃,沉甸甸的稻谷笑彎了腰,在微微的秋風中訴說著豐收的喜悅。昨天,桐廬縣鐘山鄉仕廈村千畝稻田里熱鬧非凡,鐘山鄉的黨員干部、村民們在稻田間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揮鐮割稻,體驗民俗……在田野里上演了一場迎豐收、曬豐收、慶豐收活動。
活動現場,百余名女同胞身著各式旗袍,撐著油紙傘優雅地從稻田里緩緩走來;
在一邊成方的稻田里,伴隨著“刷刷”的聲響,一簇簇稻稈應聲倒下。黨員干部們彎腰半蹲,一手抓住稻稈,一手飛舞鐮刀,正進行著一場激烈的傳統手工割稻比賽;
另一邊,現場打麻糍、蒸饅頭、燒紅燒肉、煮茶水的村民們也忙得不亦樂乎。他們將這些帶有鄉村特色的傳統美食送到田間地頭,送給圍觀的群眾,大家一起勞作、一起歡笑。
……
可誰能想到,眼前這片金燦燦的稻田,它的“前生”竟是廢棄工礦、荒蕪坡地。
近年來,鐘山鄉積極貫徹落實桐廬縣委縣政府“千畝水田、萬畝耕地”墾造計劃,2017年鐘山鄉完成旱地改水田334畝,建設用地復墾水田175畝,廢棄礦山治理造水田96畝,既為全縣占補平衡和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做出了貢獻,又帶動了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有力促進了鐘山經濟社會發展。
鐘山鄉在大力墾造良田的同時,還利用新造良田發展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鐘山鄉以“水果強鄉”創建為契機,利用新造土地種植藍莓、蜜梨等果樹,發展特色農業。如今,鐘山鄉蜜梨面積達1萬余畝,藍莓1500畝,茶園面積3800余畝,蜜梨、藍莓、茶葉年銷售產值分別達8000萬元、1000萬元、5000萬元。預計到2019年,藍莓種植面積將達5000畝,將建成農業休閑觀光園、精品果園及藍莓主題體驗區。
“截至2017年底,我鄉村級負債從2016年的3451萬元,降至1176.48萬元,村均負債從2016年的314萬元降至106.9萬元,化解率65.9%。村級負債的大幅下降,造田造地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鐘山鄉鄉長王利華表示,實實在在的收入不僅解決了村級發展的資金問題,還極大地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一幅生態畫卷正在鐘山鄉繪就。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