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農民要成為農村環保的參與者

發布時間:2018-09-23 10:17:11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 趙曄

  農村環境保護的主體是廣大農民,只有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使其主動作為、廣泛參與,才能實現農村環境治理的良性循環,才能使得鄉村既有綠水青山的“顏值”,又有“金山銀山”的價值。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莊環境基本干凈整潔有序、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單靠政府的力量遠遠不夠,農村居民作為農村生態環保最主要的受益者,應該成為推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

  近年來,我國加強了公眾參與生態環保的制度建設,《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試行)》更為公民踐行生態文明理念提供了具體的引導,但在環保公眾參與上,農村居民在參與意識、參與渠道、參與方式、參與組織等方面仍明顯滯后于城市。筆者認為,要推動農村環保公眾參與,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優化。

  一是通過村規民約調動村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與城市居民相比,農民的環境意識相對薄弱,因此喚醒農民的農村環保主體意識至關重要。而村規民約作為集體通過的村級行為規范,更便于為民眾接受,因此要把環保條款寫進村規民約。如北京市新型農村社區試點村水峪嘴村就將“護山護林、自覺維護村容和公共衛生、不亂排放污水、保障水道暢通、注意飲用水安全、不得向永定河排污”等內容寫入村規民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河口鄉文斗村在《村民自治合約》中明確了在生態保護方面村民的義務與村委會的義務以及對破壞生態的行為的追責和懲罰。這些嘗試都證明了環保條款寫進村規民約能夠增強廣大農民參與農村環保的積極性,實現村民在農村環保上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

  二是完善反饋渠道,為村民參與農村環保提供良好的工作機制。目前,我國很多地方在村級環保上處于責任人缺乏的狀態,這種主體的缺位造成了政府與公眾之間信息傳遞的不順暢,一方面,阻礙了公眾與政府之間良好合作機制的形成,影響了環保工作的推進;另一方面,對于政府而言,由于無法充分了解民意民聲,很難形成有效的公共決策。因此,要清晰準確地落實村級環保的主體責任,清晰劃分各級黨委和政府在農村環境保護中的責任,從而形成上級做統籌、下級抓落實,建立上下聯動、高效有力的工作機制。

  對于村級而言,可以通過設立環境保護委員和生態文明委員的方式健全反饋機制。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在2016年就開始了這方面的嘗試,其通過在各村黨組織設立生態文明委員、在村民委員會設立環境保護委員的做法,加強了對公眾意見的反饋。通過設置村兩委“環境委員”,使得平時村組區域環保工作的管、問、巡查、監管都落實到人,并對出現的問題可以專人處理,從而為村民參與農村環保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機制。

  三是增強農村環保的組織力,為公眾參與農村環保提供組織保障。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以村民個體為主體的參與形式缺乏組織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公眾的生態環保參與水平。因此,要增強農村環保組織的力量,可以在當地政府引導、環保部門業務指導下,建立包括不同參與主體的農村組織,將農村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整合反饋給政府部門。如浙江滕頭村在 1993 年就成立了全國唯一的村級環保委員會,委員會按照綠色生產的原則對村里批準項目進行把關。

  鄉村是中國人的根,全面建設農村生態環境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更是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農村環境保護的主體是廣大農民,只有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使其主動作為、廣泛參與,才能實現農村環境治理的良性循環,才能使得鄉村既有綠水青山的“顏值”,又有“金山銀山”的價值。

  作者單位:中共遼寧省委黨校

標簽:農村環境保護;農村環保;主體;農民;農村環境治理責任編輯:陳婷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