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生活垃圾分類第十八督查組,分赴我區南苑街道、臨平街道、塘棲鎮、星橋街道和良渚街道,現場督查“五水共治”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
上午,督查組先后實地踏看了南苑街道臨平凈水廠項目工地、荷蘭花卉園、臨平街道新曙光公寓小區、塘棲鎮內排港等地,從污水處理能力提升項目、農業面源治理轉型、污水零直排試點小區建設和美麗河湖創建等方面開展檢查。
臨平凈水廠為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占地74.2畝,污水處理規模將達20萬噸/日。項目建成后將服務臨平副城,包含臨平、南苑、喬司、星橋、運河、崇賢街道、塘棲鎮以及開發區的污水終端處理。目前,臨平凈水廠廠區地下結構完成91%,完成總工程量的80.5%,預計12月底前開始調試運行,明年3月份前穩定達標出水。
走進南苑街道的荷蘭花卉園,花香四溢,色彩斑斕,難以想象這里曾是污染嚴重的甲魚塘。自2014年該街道對東湖社區、長樹社區啟動溫室甲魚養殖關停整治拆除后,轉型升級引進綠色經濟項目。項目集花卉產業、科技示范、展示體驗和科普教育為一體,在改善生態生活環境的前提下,壯大村級集體收入,解決當地農民就業問題。
新曙光公寓小區之前存在“廚房水”和“陽臺水”污水排入雨水管的情況,街道經過排查,重新梳理排水思路,小區內新建雨、污管線,同時新增南側雨水立管,收集屋面的雨水與路面雨水進入雨水管網。隨著8月末該改造工程的完成,實現了“雨污分流”。
內排港屬于運河水系,河道流經塘棲鎮的9個村。從2015至2017年間,塘棲鎮大力實施沿岸農戶生活污水和工業企業污水治理,實行每天8小時循環保潔機制,河道水質得到明顯改善。截至今年7月,區環保交接斷面7次檢測,水質均在III至IV類之間。“好水”是“好風景”的前提,通過治水,讓原本旅游資源豐富的塘棲,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塘棲古鎮—丁山湖濕地—超山風景區串珠成鏈,形成一條不可多得的生態濱水步道和山林步道,進一步提升區域環境品質和市民生活品質,為塘棲鎮美麗鄉村、美麗河湖創建打下堅實基礎。
下午,督查組還分別前往星橋二小和良渚街道虎哥回收總倉、物流濕垃圾處置站等地,深入了解我區生活垃圾分類等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我區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推行“虎哥回收”,由企業上門回收居民分類后的干垃圾,并進行二次分揀和資源化利用。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虎哥回收”服務站134個,覆蓋居民住宅21.39萬套,2018年1至8月共計回收干垃圾2.87萬噸。
督查組對我區“五水共治”和生活垃圾分類等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對存在的問題現場提出了改進意見。今天,督察組將繼續對我區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開展督查活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