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寧波市統計局公布的相關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市垃圾分類工作群眾知曉率和七項滿意度同比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這得益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但調查也顯示,群眾參與垃圾分類意愿和分類知識掌握這兩方面仍是薄弱環節。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作為第一個為垃圾分類立法的國家——德國,除了對垃圾進行嚴格分類外,還對居民日常實施生活垃圾分類采取了一定懲罰措施,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連坐式”,即如果垃圾回收公司人員發現某一處垃圾經常沒有嚴格分類投放,就會給附近小區的物業管理員以及全體居民發放警告信。如果警告后仍未改善,公司就會毫不猶豫地提高這片居民區的垃圾清理費。收到警告后,物業與居民自管會將組織會議,逐一排查,找到“罪魁禍首”,敦促其立即改正。即便不敢承認,犯錯的居民也會為了不繳納更高的清理費,而乖乖遵守分類規則。在日本,雖然很多地方對垃圾分類沒有具體的處罰措施,但從小扎根于心底的垃圾分類概念,人人以不會垃圾分類為恥,這種道德上的自律很多時候甚至比立法對于人的約束更為有效,日本也因此被稱之為世界上垃圾分類做得最好的國家之一。
再回到我們周圍,為什么很多群眾明明知道垃圾分類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卻不愿意去執行呢?在筆者看來,垃圾分類之所以會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缺乏對垃圾分類行為的約束是主因。可喜的是,今年3月份,《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2018—2022年)》出臺,在總結第一個五年經驗的基礎上,將對生活垃圾處理采取收費制度,以“污染者付費”為原則,根據不同對象收取金額不等的處理費,以此激發群眾主動減少垃圾產生和自覺進行垃圾分類。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五年全面決勝”的垃圾分類總目標一定是會實現的。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