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青竹層層、群峰疊翠,腳下細流涓涓、清澈見底,野生小溪魚歡快穿梭……昨天,記者走進新昌縣巧英鄉,巧英水庫流域的如畫美景引人入勝,難怪越來越多南來北往客在此心醉神怡,流連忘返。
這方美麗的水土,更是巧英鄉村民引以為傲的資本。前不久,全市首個鄉鎮湖庫保護公約——《巧英水庫流域生態保護公約》經巧英鄉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并全票通過。這份承載著殷切期望的“美麗公約”,將開啟村民自覺守護綠水青山的新篇章。
美麗公約緊盯湖庫保護
巧英水庫是紹興的“母親河”曹娥江的水源地,建于上世紀70年代,總庫容達2713萬立方米。多年來,水庫擔負著防洪、發電以及附近羽林、大市聚等7個鄉鎮(街道)的農田灌溉任務。
今年4月以來,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巧英鄉人大主席團結合相關政策和法律規定,制定了《巧英水庫流域生態保護公約》草案,并于7月下旬提交鄉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討論,獲得與會代表的一致認同。
《公約》明確了“全民行動,積極開展三治一提升工作;不亂倒垃圾,將生活垃圾分類后放到就近配備的垃圾桶內,以便分類清運處理;不向巧英水庫流域水體隨意排放污水,傾倒建筑垃圾”等8條約定,內容涵蓋垃圾分類、畜禽養殖、林木保護、污水排放管控等多個方面。它不僅適用于長期生活在巧英鄉的村民,也適用于在巧英工作、旅游、走親訪友的人員。
“我們希望全民參與鞏固和改善巧英水庫流域水生態環境行動,共同守護‘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生態環境?!鼻捎⑧l黨委副書記、鄉長郭向前向記者道出了制定公約的初衷。
市人大常委會農經工委有關負責人認為,《巧英水庫流域生態保護公約》的出臺和實施,為巧英鄉人大今后開展依法監督、精準監督提供了有力依據,對促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積極意義和示范作用。
出臺公約基于意識轉變
“鄉規民約”的實現,很大程度上要靠村民、游客的自覺,不然只能淪為口號。巧英鄉敢于提出這樣一份公約,其底氣來源于村民們的意識轉變——生態環保已經成為大部分村民心中的“頭等大事”。
“對巧英而言,抓好生態環保就是我們最主要的工作,也是最大的發展力?!惫蚯罢f,這些年,村民對保護水生態環境的認識和要求不斷提升。“面對水資源日益匱乏的現狀,村民們一致認為,要把對巧英水庫流域的保護標準提升到飲用水源保護標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少村民也因此嘗到了甜頭。上月,來自上海的退休教師王芳在巧英鄉莒根村住了半月有余。“每天,伴我入睡的是巧英清新的空氣,夜空繁星點點,仿佛觸手可及。這半個月的住宿費花得值!”王芳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莒根村黨支部書記金忠秀說,這些年,各級政府重抓“五水共治”、“三治一提升”、垃圾分類等工作,家門口的溪流、巧英水庫的水質都有了很大改善,村民的保護、監督意識也隨之不斷增強?!拔覀兛可匠陨?,靠水吃水,好環境就是我們的最大資本,因此要把環境保護好,把村莊建設好,慕名而來的游客多了,村民的經濟收入自然就增長了。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些天,巧英鄉的干部群眾正在積極開展公約的宣傳指導工作,《巧英水庫水源保護實施意見》也在審定之中。與此同時,巧英水庫流域的一些建設工程被叫停,部分企業正在逐步搬遷或轉型,綠色無污染的生態旅游項目也在規劃中……
“有了公約,抓住了生態環保這個‘牛鼻子’,就找到了適合巧英的鄉村振興路徑?!惫蚯罢f,下階段,巧英鄉將加大保護公約的宣傳、實施力度,營造愛水護水的良好氛圍。
市治水辦常務副主任方林苗表示,巧英鄉人大從鄉鎮層面制定、通過并實施《巧英水庫流域生態保護公約》,意義深遠。它是對中央、省、市陸續出臺深化河湖長制意見的積極探索,更是踐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的有效做法。
“這一做法可以作為樣本在全市推廣。假如全市每個湖庫、每個河道都有這樣的公約,我們的企業、周邊生活的百姓都能積極、自覺地參與到公約的踐行中,天藍、水清、湖美的景象將隨處可見、隨時可見?!狈搅置缯f。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